[发明专利]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6080.4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琪;廉卫平;侯延福;陈新;孙杲辰;党宏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3B3/02;E03F5/10;E03F3/04;A01G9/02;A01G27/0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砂井坡面 排水 与格 滴灌 系统 结合 生态 护坡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结构及方法属于边坡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边坡因降雨入渗易发生滑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混凝土格架、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包括坡顶排水渠、多个砂井和多个坡面排水渠,砂井连通于坡顶排水渠下方,坡面排水渠上端与坡顶排水渠相连通,坡面排水渠与砂井的位置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坡面排水渠和砂井之间相连通;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水箱、导水管和多个滴灌管,水箱与坡顶排水渠相连通,导水管与水箱之间相连通,多个滴灌管均与导水管相连通,滴灌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各混凝土格架内,混凝土格架内栽种有坡面绿植。本发明减少雨水冲刷坡面和降雨入渗,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公路、铁路等高速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黄土滑坡问题。降雨入渗,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黄土边坡雨水一旦入渗,势必会造成边坡稳定性降低。针对此种情况,目前边坡的整治方式是以传统的工程固坡和新型的生态固坡为主,这种治理方法是采用工程措施保证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在坡面种植绿植,不仅防止了降雨对坡面造成的冲刷,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工程护坡和生态护坡相结合的方式对边坡进行综合整治近年来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保证黄土边坡稳定不滑动的前提下,往往会存在这样问题:黄土边坡土质疏松,且具有孔隙结构,如果发生降雨,雨水会沿着孔隙通道或裂隙流入坡体,使得土体的粘聚力降低,如遇湿陷性黄土边坡,降雨的入渗还会造成黄土结构破坏,发生湿陷变形,这些因素都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危害。针对不同地区的黄土边坡,由于保护对象和滑坡特点的不同,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治理方法都主要是采用工程措施来抵抗滑坡,没有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滑坡的问题。诱发滑坡的最大因素是降雨,如果我们在滑坡治理中采用一种简单可靠且经济的措施将降雨顺利排走,保证坡体不受降雨入渗的影响,那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边坡的滑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边坡因降雨入渗易发生滑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井坡面排水与格架滴灌系统结合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多个混凝土格架,多个混凝土格架呈矩阵式排布在边坡上,混凝土格架通过锚杆固定在边坡上,还包括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包括坡顶排水渠、多个砂井和多个坡面排水渠,坡顶排水渠沿坡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砂井连通于坡顶排水渠下方,多个坡面排水渠沿坡面设置,坡面排水渠上端与坡顶排水渠相连通,坡面排水渠与砂井的位置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坡面排水渠和砂井之间通过坡内排水管相连通;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水箱、导水管和多个滴灌管,多个水箱沿坡顶排水渠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坡顶排水渠相连通,导水管设在最上层的混凝土格架内,导水管与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多个滴灌管均与导水管相连通,滴灌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各混凝土格架内,混凝土格架内栽种有坡面绿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水箱和坡顶排水渠的连接处设有铅丝石笼,铅丝石笼内由下至上依次填充有中粗砂和细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混凝土格架内设有种植平台,坡面绿植栽种在种植平台上,滴灌管的出水口埋于种植平台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每3~5列混凝土格架为一个格架单元,每个格架单元内单独设置一个导水管,每个导水管对应连接一个水箱,每个格架单元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埋于种植平台内,每个连通管上设有电动控制阀,每个格架单元内的湿度传感器与本格架单元的电动控制阀对应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坡顶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黏土层、透水层和耕植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机无级张力调整的锭子
- 下一篇:一种高智能动态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