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4284.4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1/22;B21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轧机 调控 能力 方法 | ||
1.一种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轧机处于稳定轧制阶段;
S2.周期性地改变轧机的某一板形执行机构的控制量而保持其他板形执行机构的控制量不变;
板形执行机构包括轧辊倾斜和工作辊弯辊,其中,采用矩形波的脉冲信号来周期性地改变待确定调控能力的板形执行机构的控制量,矩形波的周期时间2~10s,轧辊倾斜的矩形波的幅值0.02~0.05mm,工作辊弯辊的矩形波的幅值20~50kN;
S3.通过轧机出口的板形仪实时检测对应板带钢的平直度分布;
S4.对获取的平直度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01.计算板形执行机构的控制量开始变化至对应板带钢位置点到达板形仪的时间,即平直度测量滞后时间,以确定平直度测量的开始位置,t=L/V,t为平直度测量滞后时间,s;L为板形仪距离轧机中心线的距离,m;V为轧制速度,m/s;
S402.根据板带钢宽度计算有效测量段数n,n=2×[INT(0.5×W/d)+1],W为板带钢宽度,mm;d为板形仪测量段大小,mm;INT为取整数操作;为了消除板带钢两侧边部测量段的平直度测量值不准确带来的影响,只取剩余n-2个有效测量段的平直度测量值进行计算;
S403.分别计算对应控制量的矩形波信号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沿板带钢宽度方向的平均平直度Emax和Emin,其中,ei为对应控制量最大值时板形仪第i有效测量段的平直度测量值,εi为对应控制量最小值时板形仪第i有效测量段的平直度测量值,m为沿轧制方向的采样点数,N为矩形波脉冲个数;
S5.计算对应控制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平均平直度的差值,根据该平均平直度的差值及控制量的变化计算出该板形执行机构的板形调控能力;
S6.依次重复步骤S2~S5,直至确定轧机所有板形执行机构的板形调控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也适用于平整机,步骤S1中,将轧机或平整机的轧制速度提升到一定速度后保持不变,以使轧机或平整机处于稳定轧制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轧机处于稳定轧制阶段,即轧机的轧制速度提升到400m/min及以上后保持速度不变;平整机的轧制速度提升到250m/min及以上后保持速度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四辊轧机,其板形执行机构还包括工作辊横移;对于六辊轧机,其板形执行机构还包括中间辊弯辊、工作辊横移和中间辊横移;其中,中间辊弯辊的矩形波的幅值30~80kN,工作辊横移和中间辊横移的矩形波的幅值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轧机板形调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轧机出口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板形仪来测量平直度,总测量段数10~100个,测量周期100ms,平直度实测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2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