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1926.5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淳;张国林;万顺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07/79 | 分类号: | C07D307/79;C07D307/8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吴亦雨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呋喃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邻羟基二苯乙烯或其衍生物为原料,以硫醇为催化剂,在大气或氧气环境下反应制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体如下优势:底物廉价易得且适应性好,合成条件温和简单,无需使用溶剂,氧化剂为大气或氧气,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呋喃又称为氧茚,是一种杂环芳烃有机化合物,由稠苯环和呋喃环组成,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是煤焦油的组成部分。苯并呋喃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2-芳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拥有苯并[b]呋喃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真菌、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增殖、抗病毒、癌症预防、抑制免疫反应、杀虫、植物雌激素等;广泛用于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精神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虽然2-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在丹参、百部、野茉莉、花椒等药用植物中均有发现,但其在药用植物中含量低、分离难度大,无法满足研究和应用的需求。因此,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来大量获取结构多样的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报道合成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邻羟基均二苯乙烯氧化环化(Duan,X.F.;Zeng,J.;Zhang,Z.B.;Zi,G.F.,J.Org.Chem.,2007,72,10283.),反应式如下:
(2)α-芳氧基酮的脱水环化(M.;Krebs,F.C.;Bechgaard,K.,J.Org.Chem.,2000,65,8783.),反应式如下:
(3)邻羟基均二苯乙炔的环化(Nakamura,M.;Ilies,L.;Otsubo,S.;Nakamura,E.,Org.Lett.,2006,8,2803.Belting,V.;Krause,N.,Org.Lett.,2006,8,4489.),反应式如下:
(4)邻卤苄基酮的烷氧基化(Churruca,F.;SanMartin,R.;Tellitu,I.;Domínguez,E.,Eur.J.Org.Chem.,2005,2481.),反应式如下:
(5)分子内McMurry偶联反应或Wittig反应(Yuan,Y.;Men,H.;Lee,C.,J.Am.Chem.Soc.,2004,126,14720.),反应式如下:
环化草酸醋的分子内McMurry反应合成苯并呋喃:
环化草酸酯的分子内Wittig反应合成苯并呋喃:
(6)肟醚的烷基化与[3,3]-σ迁移重排(Miyata,O.;Takeda,N.;Naito,T.,Org.Lett.,2004,6,1761.),反应式如下:
(7)水杨醛与吸电子苄溴的醚化-分子内缩合串联反应(Ono,M.;Cheng,Y.;Kimura,H.;Cui,M.C.;Kagawa,S.;Nishii,R.;Saji,H.,J.Med.Chem.,2011,54,2971.),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