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2024.5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月;曾春平;李银城;杨宇桥;陈厚创;马琨;薛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载人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属于爬杆装置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减震座椅、减速器、主动轮、传动链条、油门转把、从动轮、汽油发动机、金属机架、拉杆、固定轮、自动伸缩杆、锁紧机构、连接杆。主动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从动轮,固定轮通过拉杆连接于金属机架,并由自动伸缩杆将拉杆和爬杆装置的油门转把下方相连,完成固定轮的打开和合拢,固定轮打开锁紧在电杆上,此时,自动伸缩杆与拉杆垂直,各零部件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金属机架。本发明主要用于爬电力电杆或其他领域爬杆使用,它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可以载人自动爬杆,其轻便,快捷,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属于爬杆装置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爬杆装置主要用于攀爬电杆、立柱等,电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早起采用木杆,但是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以及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水泥电杆坚固耐用、耐腐蚀、耐温差、高强度、抗裂。
在电力施工、检修等日常工作中,电工需要攀爬电线杆以对电杆上端的线路进行维修维护时,则需要借助爬杆工具攀爬,然而爬杆工作属于登高作业,其具有相当的危险性。现在电力工作人员均采用脚扣进行攀爬,但是脚扣的安全性较差,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在电杆上工作较长时间的话,体力消耗大,动作不方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装置,主要用于爬电力电杆或其他领域爬杆使用,它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载人快速自动爬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包括减震座椅1、减速器2、主动轮3、传动链条4、油门转把5、从动轮6、汽油发动机7、金属机架8、拉杆9、固定轮10、自动伸缩杆11、锁紧机构12、连接杆13,汽油发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2与主动轮3连接,主动轮3通过传动链条4、齿轮与从动轮6连接,使主动轮3与从动轮6反向转动,主动轮3与从动轮6对称放置,从动轮6位于主动轮3的斜上方,固定在金属机架8上,安装时,主动轮3和从动轮6分别位于杆体的两侧,一上一下放置;启动汽油发动机7,主动轮3带动从动轮6转动,使减震座椅1向上或向下运动;固定轮10位于从动轮6的正下方,拉杆9位于主动轮3下面,与金属机架8铰接,拉杆9的末端通过轴与固定轮10连接,拉杆9通过自动伸缩杆11与连接杆13连接,连接杆13固定在金属机架8上,主动轮3、从动轮6和固定轮10呈三角形放置;油门转把5为汽油发动机7的一部分,固定在连接杆13的上端;固定轮10的两侧设有脚蹬,减震座椅1的下面设有锁紧机构12,减震座椅1上设有安全带,锁紧机构12固定在金属机架8上,锁紧机构12为倾斜的半圆弧状,半包套于杆体上。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汽油发动机7采用单缸、四冲程、强制风冷测顶气门汽油发动机,启动方式为回复式手拉启动。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减速机2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具有反向自锁功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主动轮3和从动轮6的转动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设置在金属机架8上,从动轮6通过固定轴固定。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金属机架8是整个爬杆装置的骨架,金属机架8在整个爬杆装置的一侧。
本发明所述自动伸缩杆11为液压杆或者电动伸缩杆。
本发明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固定轮是大摩擦力宽橡胶车轮,其抓地力好,防滑能力好,与杆表面接触面大,摩擦阻力增大,承重能力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载人的自动爬杆装置装置,具有优势如下:整体机构简单,加工、装配、操作简便,便于实现,成本低,也可搭载其他模块应用于其他行业领域爬杆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