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0409.8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朵;王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由底板、上油单元、连接气缸、连接杆、第一梳理单元、第一牵引补油单元、第二梳理单元和第二牵引补油单元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的上油过程中,集合在一起的丝条由于数量较多,在上油时可能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且每根丝条的上油情况可能出现不均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未上油或者油量过多的情况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纤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聚酯纤维材料制备的工序中,需要对其进行集合上油,但是,传统的上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集合在一起的丝条由于数量较多,在上油时可能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且每根丝条的上油情况可能出现不均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未上油或者油量过多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可以解决传统的上油过程中,集合在一起的丝条由于数量较多,在上油时可能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且每根丝条的上油情况可能出现不均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未上油或者油量过多的情况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上油设备,该上油设备包括底板、上油单元、连接气缸、连接杆、第一梳理单元、第一牵引补油单元、第二梳理单元和第二牵引补油单元,采用上述上油设备对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工艺如下:
S1、输送:通过连接气缸带动连接杆下降,使得同步下降的第一梳理单元、第一牵引补油单元分别与第二梳理单元、第二牵引补油单元之间合并,通过第一牵引补油单元与第二牵引补油单元带动穿过的成形丝条进行向右牵引;
S2、梳理:通过合并后的第一梳理单元、第二梳理单元对散乱的丝条进行梳理;
S3、上油:通过弧形电动滑块带动下插的出油杆左右弧形摇摆,通过凸轮运动原理带动活塞板升降,从而将油挤入到出油杆内并喷出涂抹在丝条上,通过梳理架对上油后的丝条进行梳理式涂抹;
S4、涂抹:丝条受到牵引经过第一牵引补油单元、第二牵引补油单元之间时,对丝条表面的油进行均匀涂抹,同时对多余的油进行吸收;
S5、成型:对上油的丝条进行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底板的中部安装有上油单元,底板通过连接气缸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梳理单元,连接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牵引补油单元,底板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梳理单元,底板的右端安装有第二牵引补油单元,且第一梳理单元、第二梳理单元为上下布置,第一牵引补油单元、第二牵引补油单元为上下布置。
所述的上油单元包括两个轨迹架、U型架、两个限位框、推动气缸、上油机构、嵌入框、两个滑动柱和弧形电动滑块,两个轨迹架安装在底板的前后两端,两个轨迹架之间连有U型架,U型架的前后两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框,U型架的上端安装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上油机构,底板上安装有弧形电动滑块,弧形电动滑块上设有嵌入框,嵌入框的前后两端安装有两个滑动柱,具体工作时,通过推动气缸带动上油机构下降直至与嵌入框嵌入连接,下降后的上油机构与限位框解锁分离,此时,通过弧形电动滑块带动上油机构左右弧形摇摆,从而对丝条进行上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