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8310.4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蔡龙赐;王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涡阳县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28;H04R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通讯 隔音 | ||
1.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包括控制台(10)、麦克风(1001)和底板(1),其中麦克风(1001)固定安装在控制台(10)的顶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底面与控制台(1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底板(1)内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所述弹性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板(3),所述滑板(3)的横截面面积与滑槽(101)的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滑板(3)的材质与底板(1)的材质相同,所述底板(1)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102),所述限位孔(102)贯穿滑槽(101)与底板(1)的外侧面,所述滑板(3)的侧面开设有侧孔(302),所述侧孔(302)位于滑板(3)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侧孔(30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初始长度小于侧孔(302)的深度,所述弹簧(4)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有卡销(5),所述弹簧(4)的初始长度与卡销(5)长度之和小于侧孔(302)与限位孔(102)的深度之和,所述卡销(5)贯穿限位孔(10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滑板(3)的两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底板(1)和所述滑板(3)面向麦克风的侧面均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椭球面的一部分;所述底板(1)的椭球面满足以下条件:
S1:以《GB/T1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所记载的百分位数50%的坐姿眼高作为第一参考高度,以麦克风距离控制台(10)的顶面的高度为第二参考高度,以500毫米为参考水平距离;
S2:以麦克风为第一焦点,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高度、第二参考高度和参考水平距离估计矮个子使用者的嘴部位置,作为第二焦点;
S3:根据所述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确定所述底板(1)的椭球面形状,所述椭球面以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之间的连线为长轴,两短轴的长度均为长轴长度的一半;
所述滑板(3)的椭球面满足以下条件:
S4:以《GB/T1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所记载的百分位数95%的坐姿眼高作为第三参考高度,以550毫米为参考水平距离;
S5:麦克风为第一焦点,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高度、第二参考高度和参考水平距离估计高个子使用者的嘴部位置,作为第三焦点;
S6:根据所述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确定所述底板(1)的椭球面形状,所述椭球面以第一焦点和第三焦点之间的连线为长轴,两短轴的长度均为长轴长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滑板(3)的内部均包括侧板(6)、内层(7)和支撑层(8),所述侧板(6)固定套接在内层(7)和支撑层(8)的外侧,所述内层(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层(7)之间不接触并留有空隙,所述支撑层(8)固定安装在内层(7)的外侧,所述支撑层(8)的材质为硬质合成树脂板,所述内层(7)的外侧且位于远离支撑层(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音层(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板(1)分别固定安装在麦克风(1001)的前后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2)在滑槽(101)内部的底面呈左右方向的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的底面开设有固定孔(301),所述固定孔(301)的位置与弹性件(2)的位置相适配,所述固定孔(301)的内壁与弹性件(2)的顶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通讯用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02)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限位孔(102)在底板(1)的侧面呈竖直方向的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涡阳县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涡阳县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3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