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45631.9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年才;李治鹏;胡飞;张航;郭晓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微生物 快速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试管套、光线聚集块和电路板,所述光线聚集块上开设有盲孔和光线接收腔,所述光线接收腔开设在所述盲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盲孔连通;所述试管套用于容纳试管,所述试管套包括不透明部和与所述不透明部连通的透明部,所述透明部设置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不透明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且伸出端配套有挡光盖;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光电二极管和微处理器,所述光电二极管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光线聚集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光电二极管位于所述光线接收腔内。本发明能够对生物微弱发光进行有效的聚集,还能够有效屏蔽干扰光线,有效的提高了微生物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
背景技术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生物的存在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从人类的角度看,微生物活动对环境并不都是有益的,有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类产生危害。病原性微生物以及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引起环境污染和危害。因此,无论从自然界还是人类的角度考虑,微生物的研究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其中微生物的检测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的含量可以反应样品的洁净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卫生学指标,可以被用来作为判断食品、环境、医疗等领域卫生质量的依据,因此微生物检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磷酸腺苷(ATP)广泛地存在于微生物当中,ATP的含量与微生物的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活体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荧光素酶(Luciferase)以虫荧光素(Luciferin)、ATP和O2为底物,在Mg2+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当ATP含量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活细胞数与ATP发光值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当微生物死亡后,在细胞酶的作用下,ATP会很快被分解,因此可用ATP生物发光法来测定活菌数。最终发出的光可使用相对发光强度(RLUs)来衡量,这些单位可以直接使用而不必计算具体ATP量或菌落形成单位(cfus)。
目前市面上的微生物检测仪主要分为台式和手持式两种。台式检测仪体积都比较大,操作使用很不方便,很不利于日常化的检测使用,使得微生物检测仪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现有的手持式检测仪虽然使用较为便携,但是检测区域无法对生物微弱发光进行有效的聚集,导致生物发光产生散射难以集中,最终导致微生物检测仪在检测时存在较大的误差,检测精度不高,检测结果相比真实情况偏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能够对生物微弱发光进行有效的聚集,还能够有效屏蔽干扰光线,有效的提高了微生物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试管套、光线聚集块和电路板,所述光线聚集块上开设有盲孔和光线接收腔,所述光线接收腔开设在所述盲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盲孔连通;所述试管套用于容纳试管,所述试管套包括不透明部和与所述不透明部连通的透明部,所述透明部设置在所述盲孔内,所述不透明部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且伸出端配套有挡光盖;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光电二极管和微处理器,所述光电二极管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光线聚集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光电二极管位于所述光线接收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试管套安装舱,所述试管套安装舱的两端开口且贯穿,所述试管套安装舱位于所述盲孔的正前方,所述试管套的不透明部匹配插设在所述试管套安装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聚集块与所述试管套安装舱之间还设置有挡光塞,所述挡光塞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套匹配的通孔,所述试管套上的透明部穿过所述通孔后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挡光塞能够将所述试管套安装舱的端口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6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矫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堆叠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