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及其开模与合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5340.X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安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7/06;B22C9/04;B22C9/10;B22C9/22;B22D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模具 铸造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1000’),包括具有组合型腔的主体模板(200’)及固持卡合于所述组合型腔内的组合型芯(100’),所述组合型腔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模板(200’)一侧的向内延伸形成的主型芯型腔(203’)、位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一侧并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连通的进水口型腔(204’)及位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另一侧的与所述进水口型腔(204’)相对设置的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连通的出水口型腔(205’),所述组合型芯(100’)包括固持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内的主型芯(1’)、固持插设于所述进水口型腔(204’)内的与所述主型芯(1’)一侧接触的进水口型芯(2’)及固持插设于所述出水口型腔(205’)内的与所述主型芯(1’)另一侧接触的出水口型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腔还包括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与所述出水口型腔(205’)之间设有的连接过渡所述主型芯型腔(203’)与所述出水口型腔(205’)的型芯凹槽(2064’),所述组合型芯(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型芯凹槽(2064)内的需依附于其他所述组合型芯(100’)完成脱模的型芯(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板(200’)的所述组合型腔还包括与所述型芯凹槽(2064’)连通的位于所述主型芯型腔(203’)与所述出水口型腔(205’)之间的止回口型腔(206’),所述组合型芯(100’)还包括固持于所述止回口型腔(206’)内的与所述主型芯(1’)一侧接触的止回口型芯(4’),所述型芯(5’)与所述止回口型芯(4’)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口型腔(206’)连通所述出水口型腔(205’)并与所述型芯凹槽(2064’)相对设置,所述独立型芯(5’)的垂直于沿止回口型腔(206’)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宽度适应于所述止回口型芯(4’)的径向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5’)为插拔组合于所述止回口型芯(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5’)分瓣组合于所述止回口型芯(4’),所述型芯(5’)包括卡持于所述止回口型芯(4’)内的面向所述出水口型芯(3’)一侧的第二分瓣型芯(52’)及与所述第二分瓣型芯(52’)固定卡合形成所述型芯(2’)的第一分瓣型芯(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5’)为金属制成,所述主型芯(1’)包括主型芯中心镶块(12’)及若干环形阵列于所述主型芯中心镶块(12’)周侧的主型芯侧边镶块(13’),相邻的所述主型芯侧边镶块(13’)相互抵接,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主型芯侧边镶块(13’)与所述止回口型芯(4’)及所述独立型芯(5’)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型芯(1’)包括自所述主型芯(1’)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的与所述型芯(5’)接触的出水口接触部(138’),所述出水口接触部(138’)成型于至少之一者的所述主型芯侧边镶块(13’)上,所述独立型芯(5’)位于所述型芯凹槽(2064’)内的部分贴附于所述出水口接触部(138’)的底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型芯侧边镶块(13’)包括成型所述出水口接触部(138’)的周侧镶块(132’/133’/134’)及位于所述周侧镶块下方的抵持所述周侧镶块下端面的抵持侧边镶块(1321’/1331’),所述周侧镶块(132’/133’/134’)和所述抵持侧边镶块(1321’/1331’)在沿所述主型芯(1’)轴向方向的尺寸相当于其他主型芯侧边镶块(13’)沿所述主型芯(1’)轴向方向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3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帧间预测方法、编码器、解码器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组合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