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及振荡输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1061.6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罗传仙;江翼;蔡玉汝;罗子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1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满;潘杰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参数 切换 放大 环形 脉冲 振荡器 振荡 方法 | ||
1.一种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Sagnac干涉环、中央耦合器(1140)、第一线性反射臂和第二线性反射臂,其中,Sagnac干涉环和中央耦合器(1140)与第一线性反射臂和/或第二线性反射臂构成非线性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agnac干涉环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1110)、分束器(1120)和相移器(1130),第一光纤放大器(1110)包括第一泵浦源(1111)、第一波分复用器(1112)和第一增益光纤(1113),所述第一泵浦源(11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波分复用器(1112)的左侧第一通信端,第一波分复用器(1112)的左侧第二通信端连接分束器(1120)的第一通信端,第一波分复用器(1112)的右侧通信端连接第一增益光纤(1113)的一端,第一增益光纤(1113)的另一端连接中央耦合器(1140)的左侧第一通信端,分束器(1120)的第二通信端为振荡器锁模脉冲输出端,分束器(1120)的第三通信端连接相移器(1130)的第一通信端,相移器(1130)的第二通信端连接中央耦合器(1140)的左侧第二通信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反射臂包括第二光纤放大器(1150)和第一滤波反射器(1160),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1150)包括第二泵浦源(1151)、第二波分复用器(1152)和第二增益光纤(1153),第二泵浦源(115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1152)的左侧第一通信端,第二波分复用器(1152)的左侧第二通信端连接中央耦合器(1140)的右侧第一通信端,第二波分复用器(1152)的右侧通信端连接第二增益光纤(1153)的一端,第二增益光纤(1153)的另一端接入第一滤波反射器(1160)的通信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反射臂包括第三光纤放大器(1170)和第二滤波反射器(1180),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1170)包括第三泵浦源(1171)、第三波分复用器(1172)和第三增益光纤(1173),第三泵浦源(117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波分复用器(1172)的左侧第一通信端,第三波分复用器(1172)的左侧第二通信端连接中央耦合器(1140)的右侧第二通信端,第三波分复用器(1172)的右侧通信端连接第三增益光纤(1173)的一端,第三增益光纤(1173)的另一端接入第二滤波反射器(1180)的通信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益光纤(1113)、第二增益光纤(1153)和第三增益光纤(1173)的掺杂离子类型包括铒、镱、铥、钬、钕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反射器(1160)为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所述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一端连接第二增益光纤(1153)的另一端,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另一端接空;
或者,第一滤波反射器(1160)由第一滤光片和第一反射镜组成,其中,第二增益光纤(115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滤光片连接第一反射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反射器(1180)为第二光纤布拉格光栅,所述第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一端连接第三增益光纤(1173)的另一端,第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另一端接空;
或者,第二滤波反射器(1180)由第二滤光片和第二反射镜组成,其中,第三增益光纤(117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滤光片连接第二反射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参数可切换的放大环形镜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1120)为分束比10:90的1×2型光纤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0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