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6712.4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韶鹏;董帅;郑青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8/30 | 分类号: | B60L58/30;B60L50/40;B60L7/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单向DC/DC变换器及双向DC/DC变换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整车需求功率,判断所述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大于0,若否,则使超级电容器与单向DC/DC变换器不导通,使双向DC/DC变换器与电机导通,燃料电池不工作,使超级电容器回收制动能量,处于充电状态,若是,则
所述整车控制器判断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小于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若是,则使超级电容器与单向DC/DC变换器导通,使双向DC/DC变换器与电机不导通,以燃料电池单独满足功率需求,以超级电容器用于调节负载突变,若否,则
所述整车控制器判断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小于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若是,则使超级电容器与单向DC/DC变换器不导通,使双向DC/DC变换器与电机导通,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达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若否,则
所述整车控制器,使超级电容器与单向DC/DC变换器不导通,使双向DC/DC变换器与电机导通,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大于最小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达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具体包括,若超级电容器电压达到最大工作电压,则以燃料电池提供需求功率,超级电容器处于空运转状态,不进行充电;若超级电容器电压未达到最大工作电压,则燃料电池提供其最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大于最小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具体包括,若超级电容器电压大于最小工作电压,则超级电容器提供其最大功率,燃料电池提供整车需求功率减去所述最大功率的剩余功率;若超级电容器电压不大于最小工作电压,则燃料电池提供其最大功率,超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总线与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燃料电池与单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器与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器通过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燃料电池与单向DC/DC变换器之间,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单向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器、超级电容管理系统、辅助设备、DC/AC逆变器及电机控制器;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器与燃料电池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管理系统与超级电容器连接,所述辅助设备与DC/AC逆变器,所述单向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通过辅助设备、DC/AC逆变器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DC/AC逆变器、整车控制器连接。
6.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需求功率,判断所述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大于0,若否,则使燃料电池不工作,使超级电容器回收制动能量,处于充电状态,若是,则
判断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小于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若是,则以燃料电池单独满足功率需求,以超级电容器用于调节负载突变,若否,则
判断整车需求功率是否小于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若是,则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达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若否,则
根据超级电容器电压是否大于最小工作电压,确定燃料电池提供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器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料电池不工作,使超级电容器回收制动能量,处于充电状态时,超级电容器的充电功率为,其中,负号代表充电,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时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7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