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零序电流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3318.5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岳科宇;朱晓锋;张忠锋;张金波;张宗远;赵洪丹;高峰;刘世武;刘通;高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9/175;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流 检测 技术 输电 线路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母线出口处各条线路上,从线路首端至末端,均匀间隔安装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号;提取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对各零序电流进行滤波;然后按零序电流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零序电流最大值所在的线路为故障线路;确定零序电流最大值所在的故障指示器与其相邻故障指示器之间的线路区段为故障区段。本发明选线原理简单,采样频率低,快速准确定位线路故障段,减少盲目多次寻找故障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覆盖面广,且直接面对用户为其提供用电服务。根据统计单相接地故障约占配电网故障的80%。配电网谐振接地系统即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属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会影响非故障相对地电压致其升高,电压升高会对电网设备的绝缘产生破坏;特别是间歇性电弧接地,会引起弧光过电压,该电压通过破坏系统绝缘进而发展成相间或多点接地短路,引起系统过电压,从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准确、快速找到故障线路并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当系统发生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故障信号微弱,造成故障检测、选线、定位都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故障检测、选线、定位都很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母线出口处各条线路上,从线路首端至末端,均匀间隔安装录波型故障指示器;
步骤2,故障指示器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号,每一个故障指示器的编号由数字X-Y构成,其中X代表该故障指示器所在的线路,Y代表故障指示器在该线路上的顺序;
步骤3,提取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对各零序电流进行滤波;然后按零序电流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步骤4,确定零序电流最大值所在的线路为故障线路;
步骤5,确定零序电流最大值所在的故障指示器与其相邻故障指示器之间的线路区段为故障区段。
所述的步骤3中,设置故障指示器启动的门槛值I0,将采集母线出口处各个检测点的暂态零序电流与故障指示器启动的门槛值I0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故障指示器的启动条件;若满足条件则所述故障指示器启动,记录故障信息。
所述的步骤3中,利用数字陷波滤波器将各线路中的零序电流进行数据质量判断,确定数据质量置信度,剔除数据质量置信度低的不良数据,不参与后续计算。
所述的步骤4中,当某条线路的故障判别式值等于所有线路故障判别式最大值时,则该线路为故障线路;当故障判别式值不等于所有线路故障判别式最大值时,则该线路为非故障线路;
当故障判别式Pi(t)=max{P1(t) ,P2(t) ...,Pn(t)}时,则线路i为故障线路;当故障判别式Pi(t)≠max{P1(t) ,P2(t) ...,Pn(t)}时,则i为非故障线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选线原理简单,采样频率低,快速准确定位线路故障段,减少盲目多次寻找故障区域。该方法成本低、简单易实施、效率高、准确性高,且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透明物体表面轮廓线提取方法、系统及终端
- 下一篇: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