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参数一体化通讯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8531.7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凯;邓璨宇;郭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32;H04L12/24;H04L12/4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系统 焊接 电源 参数 一体化 通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参数一体化通讯方法,包括将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建立通讯连接;机器人系统下发握手数据到焊接电源,焊接电源发送反馈数据给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系统收到正确的反馈数据后握手成功;机器人系统下发服务数据对象SDO参数给焊接电源,焊接电源收到SDO参数后发送反馈数据给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系统接收到正确的反馈数据后下发过程数据对象PDO轮询参数,PDO通讯成功;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之间开始轮询通讯,实时地进行参数的修改和替换。本发明不需要分别的去调试焊接电源与机器人,只需要在机器人上操作就能调节焊接电源的常用焊接参数,大大提高了调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参数一体化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现场,机器人与焊接电源的通讯方式主要有数字量和模拟量;模拟量通讯线路繁琐,控制单一,且通讯速率慢,不方便调节;机器人与焊接电源的数字通讯,大多数只有简单的通讯控制,如起弧、送/退丝,检气等。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远远不止这些参数。在对弧焊接电源器人的使用过程中,技术员会分别的去调节焊接电源设备参数和机器人的参数,这就需要客户不仅需要学习机器人操作,还需要学习焊接的操作,不方便的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参数一体化通讯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机器人侧和焊接电源设备分别调试参数,操作繁琐,调试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参数一体化通讯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基于CAN总线的CANOPEN协议建立通讯连接;
步骤S200:机器人系统下发握手数据到焊接电源,焊接电源收到后发送第一反馈数据给机器人系统;
步骤S300:机器人系统收到正确的第一反馈数据后,握手成功;机器人系统下发服务数据对象SDO参数给焊接电源,焊接电源收到SDO参数后发送第二反馈数据给机器人系统;
步骤S400:机器人系统接收到正确的第二反馈数据后,下发过程数据对象PDO轮询参数,焊接电源收到后发送第三反馈信息,当机器人系统收到正确的第三反馈数据时,PDO通讯成功;若机器人系统收到的第二反馈数据不正确,机器人系统会再次下发SDO参数,若超过设定的次数没有收到正确的第二反馈数据,机器人系统发出与焊接电源通讯失败SDO的警报;若机器人系统收到的第三反馈数据不正确,机器人系统会再次下发PDO轮询参数,若超过设定的次数没有收到正确的第三反馈数据,机器人系统发出轮询通讯异常的警报,PDO数据轮询过程中,若机器人系统发出命令后,焊接电源在五个周期时间内无响应,机器人系统发出轮询通讯异常的报警;
步骤S500:机器人系统与焊接电源之间开始轮询通讯,实时地进行参数的修改和替换。
若步骤S300中机器人收到的第一反馈数据不正确,机器人系统会再次下发握手数据,若超过设定的次数没有收到正确的第一反馈数据,机器人系统发出与焊接电源通讯失败的警报。
机器人系统改变自己的控制电流、电压参数值,焊接电源读取到该参数后,进行自身焊接电流、电压的改变;同时,机器人系统会读取焊接电源反馈的实际电流、电压值,根据实际的电流、电压再进行调控,直到满足最终的控制效果。
PDO参数轮询的方式,使得机器人可以对焊接电源进行实时的监控。闭环的控制使得通讯控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所述服务数据对象SDO参数包括焊接模式、焊接材料和气体选择以及焊丝直径。
所述轮询通讯的周期为10ms。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