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粉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6853.8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周志强;胡宗浩;王向明;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08B5/02;B33Y30/0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内腔制件排粉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粉结构,包括:结构制件,具有凹腔、内腔;内腔环绕凹腔;凹腔的壁面开设有吹气孔、排粉孔;吹气孔、排粉孔与内腔连通;吹气管,其出口与吹气孔对接,其进口向凹腔的开口方向延伸用以连通至高压气源,与激光选区熔化制件一体成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内腔制件排粉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粉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选取熔化工艺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其是以激光为热源,以金属粉末为原材料,按照设计数模,逐层熔化沉积,最终“生长”成形出三维零件,如图1所示,因其可一体成型具有高力学性能的制件,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激光选取熔化工艺的成形原理,近乎可成形任意复杂构型的制件,其中,在成形腔体类零件时,由于其工艺特点,在成形过程中,其腔体内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金属粉末,为避免残留在腔体内的金属粉末造成制件增重,需要将残留在腔体内的金属粉末清理干净。
当前,多是在制件上开设与腔体连通的吹气孔、排粉孔,自吹气孔通入高压气体,结合振动将腔体内的金属粉末经排粉孔吹出,部分具有内腔结构制件的外表面要求具有完整性,在该种情况下其上吹气孔、排粉孔在其内部开设,如图2所示,基于该种技术方案将内腔中残留的金属粉末排除,其吹气孔位于制件内部,受制于视野、操作空间,难以将高压气体对准吹气孔吹入内腔,难以将内腔中残留的粉末排除干净,且排粉效率低下。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粉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粉结构,包括:
结构制件,具有凹腔、内腔;内腔环绕凹腔;凹腔的壁面开设有吹气孔、排粉孔;吹气孔、排粉孔与内腔连通;
吹气管,其出口与吹气孔对接,其进口向凹腔的开口方向延伸用以连通至高压气源,与激光选区熔化制件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孔靠近凹腔的开口部位;
排粉孔靠近凹腔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孔、排粉孔处于对角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排粉孔有多个,沿凹腔周向分布。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管出口部位与凹腔的壁面垂直。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管弯折部位光滑过度。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管进口与凹腔的开口平齐。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排粉结构中,吹气管进口部位的内径向其出口方向逐渐收缩。
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提供一种排粉结构,该排粉结构可以由激光选取熔化工艺制造,即其结构制件、吹气管由激光选取熔化工艺一体成型,用于为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内腔结构制件排粉,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内腔结构制件内腔内残留的金属粉末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方法
- 下一篇:垃圾箱搬运装置的垃圾箱搬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