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调峰能力的调度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5820.3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子航;冯亮;刘方;杨玉霞;黄洁馨;杨宏伟;韩银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ng 接收站 配套 管道 能力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调峰能力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LNG接收站和配套外输管道联合调峰的方式能否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
2)确定初始外输方案;
3)对某些小时外输量进行修正,确定最终满足用户需求的外输方案;
步骤1)中,判断方法为:将LNG接收站的外输压力设置为最高允许外输压力恒压外输,下游用户按照各自用气特性进行设置,通过水力仿真模拟计算用气高峰日24小时内下游各用户的最低接气压力是否满足其用气压力的要求,如果满足则认为联合调峰方式满足下游用户用气需求;
步骤2)中,根据下游用户总用气特性设置初始外输方案,是指将接收站的外输方式按照下游用户总用气量的高低进行分配,将用气高峰日24小时分为外输量不同的若干时间段,且外输量不同时间段不宜超过2个,在每个时段内每小时的外输量均相等,等于该时间段内用户总用气量的小时平均值;
所述初始外输方案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用气高峰日24小时下游用户总用气特性划分不同的外输时段;
2.2)确定下游用户高峰日24小时内总气量的高峰值和低谷值,两者之差记为ΔQ;
2.3)从0点开始,如果任意第i小时和第i+1小时用气量之差的绝对值|Qi+1-Qi|>ΔQ/2,则需要在两个小时之间添加外输时段的分段点,如果外输时段数量超过2个,则首先保留用气量之差更大的分段点;
2.4)每个外输时段内的小时外输量均相等,等于该时段内下游用户总用量的小时平均值,如果初始方案满足用户用气需求,则初始方案即为最终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某些小时外输量进行修正,是指若初始方案无法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则在初始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时间段小时外输量的不同比例调整每个时间段内的小时外输量,以确定可满足下游用户用气需求的最终外输方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各外输时段内的平均小时外输量,调整原则按照第1时段与第2时段的小时外输量比例依次为1:2,1:3,…,1:(N-1),1:N的方式变化,其中N为气化外输生产线的数量。
4.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调度方法的充分发挥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调峰能力的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模块、初始方案确定模块和外输方案确定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LNG接收站和配套外输管道联合调峰的方式能否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
所述初始方案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初始外输方案;
所述外输方案确定模块对某些小时外输量进行修正,确定最终满足用户需求的外输方案;
所述初始方案确定模块中,根据下游用户总用气特性设置初始外输方案,是指将接收站的外输方式按照下游用户总用气量的高低进行分配,将用气高峰日24小时分为外输量不同的若干时间段,且外输量不同时间段不宜超过2个,在每个时段内每小时的外输量均相等,等于该时间段内用户总用气量的小时平均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中,判断方法为:将LNG接收站的外输压力设置为最高允许外输压力恒压外输,下游用户按照各自用气特性进行设置,通过水力仿真模拟计算用气高峰日24小时内下游各用户的最低接气压力是否满足其用气压力的要求,如果满足则认为联合调峰方式满足下游用户用气需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输方案确定模块中,所述对某些小时外输量进行修正,是指若初始方案无法满足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则在初始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时间段小时外输量的不同比例调整每个时间段内的小时外输量,以确定可满足下游用户用气需求的最终外输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8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