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00613.9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生;杨秀仁;陈鹏;朱宁;吴建忠;徐红军;徐寿伟;汪龙斌;翟贝贝;房斌;金晋;赵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快速 施工 预制 板式 轨道 结构 及其 方法 | ||
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预制板、隔离层、填充层、弹性缓冲层等组成;隔离层与预制板可在工厂内复合成一体;轨道板预留有贯穿轨道板厚度方向的孔洞,孔洞内安装有弹性缓冲层,空洞内灌注填充层后形成柔性限位;充层采用无配筋的合成纤维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预制板与隔离层复合后,采用铺板装备对轨道板进行高精度定位,用支撑装置固定轨道板后,灌注纤维混凝土后即可完成预制板的铺设。由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板式轨道结构施工工序过多、施工要求高的问题,具有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精度高、轨道平顺性好、劳动强度低等特点,符合当前轨道交通绿色装配化发展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的轨道预制装配化设计及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网络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期日趋紧张,轨道结构施工工序因更加临近开通运营时间,工期压力尤其突出,一般一条地铁线9个月左右的铺轨工期常被压缩至6个月甚至更短,传统的轨道结构型式决定了其施工作业环节多、以人工作业为主、施工精度不易控制和施工进度缓慢等特点。在整体施工工期和铺轨工期被压缩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施工精度和铺轨质量,导致投入运营的线路平顺性和运行车辆的舒适性变差,且轨道病害频发,环境振动和噪声问题加剧。
传统现浇轨道结构采用现场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一般每天施工速度为25m至50m,施工人数需80到100人,现浇混凝土量大,尤其是盾构隧道内由于作业面狭窄、且大量的人工作业环节导致施工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且安全风险较高,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的成本也随之增加。此外,现浇轨道结构的线路病害时有发生,如道床容易开裂等。
目前轨道交通用的预制板轨道结构,主要采用类似高速铁路的板式轨道结构,轨道板施工时,需先施工基底,基底施工需绑扎钢筋,并在基底预留限位凹槽,凹槽侧面弹性垫板,基底铺设土工布;板下填充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需绑扎钢筋,四周需架立封闭模板,须安装抗上浮支架,采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要求高;结构施工工序复杂,且因城市轨道交通以地下线为主,场地狭小,不利于快速施工。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经验,研究设计出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便于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并配合专用铺设装备的采用,具有施工速度快、轨道结构精度高、线路平顺性好等特点,能有效克服现有轨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减振轨道结构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含填充层、隔离层、轨道板,隔离层与预制板在工厂内复合成一体,所述轨道板上设有并行的两条钢轨,两条钢轨分别通过多个扣件固定于该轨道板上。
其中:所述轨道板断面为对称设置的多边形,其两侧为斜面结构以增强对隧道断面的适应性。
其中:轨道板的上表面预留有多个吊装、铺设用的起吊点、对中用标记和固定调整板用的预留孔。
其中:所述轨道板的中部设置两个及以上圆形或多边形孔洞贯穿预制板的厚度方向。
其中:所述孔洞内安装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筒结构,以确保在板与限位桩之间形成缓冲作用。
其中:隔离层采用改性聚氨酯的可喷涂材料喷涂到预制板底部及周边,或采用土工布等材料包裹。
其中:填充层采用无配筋的合成纤维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以避免现场绑扎钢筋的环节且填充层的抗裂及承载能力也能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马达以及电气马达组件
- 下一篇:一种颗粒饲料原料粉碎装置及其粒度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