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8032.6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茜;何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一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R7/12;B60N3/08;B60H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物品 放置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包括设有物品放置腔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品放置腔一侧设有物品稳定装置,所述的物品稳定装置上端设有隔板装置,且所述的隔板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上设置的第一滑轨内,所述的隔板装置一侧安装有雨伞放置装置,所述的隔板装置另一侧安装有垃圾放置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利用隔板装置与物品稳定装置配合使用,使得隔板装置盖住物品放置腔,物品稳定装置对物品放置腔内的物品进行固定,使得车辆行驶不会使得物品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使用需求,车辆内通常会设置储物装置,现有技术中重的储物装置通常采用简单的储物盒,车辆行驶过程中,物品容易晃动,且无法实现不同物品的分区放置,例如雨伞、常用物品、生活垃圾的放置,因此,对于车辆储物装置的改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储物箱,【申请号:201910732633 .4】,包括:具有储物空间的基座;被安装于该基座上并在遮盖该储物空间的关闭位置和露出该储物空间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盖;被安装于该基座上并在限制盖收入基座的第一状态和允许盖收入基座的第二状态之间可移动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包括被安装于该基座上并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可移动的后连杆;当该后连杆处于该高位时,该盖处于该关闭位置,该后连杆支撑该盖使该盖的顶表面与该基座的顶表面齐平以限制盖收入基座中;当该后连杆处于该低位时,该后连杆与该盖间隔开使该盖在该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上述方案中的一种汽车储物箱,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无面差储物箱盖的正常开启和关闭,以满足不断更新的造型的要求,但无法对物品进行固定,且无法满足对不同物品的存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利用隔板装置与物品稳定装置配合使用,使得隔板装置盖住物品放置腔,物品稳定装置对物品放置腔内的物品进行固定,使得车辆行驶不会使得物品晃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物品放置装置,包括设有物品放置腔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品放置腔一侧设有物品稳定装置,所述的物品稳定装置上端设有隔板装置,且所述的隔板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上设置的第一滑轨内,所述的隔板装置一侧安装有雨伞放置装置,所述的隔板装置另一侧安装有垃圾放置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物品稳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物品放置腔前端的分流仓,且所述的分流仓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上,所述的分流仓靠近所述的物品放置腔的一侧设有若干可伸缩的膨胀腔,且所述的膨胀腔前端穿入所述的物品放置腔内,所述的分流仓两侧对称设有若干连接管,且每根所述的连接管前端均固定安装于伸缩仓一侧,所述的伸缩仓靠近所述的分流仓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滑动腔一侧,所述的伸缩仓还包括通过伸缩段与所述的固定板相连的滑板,且所述的滑板与所述的滑动腔活动配合,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的滑板通过第一弹簧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的伸缩段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装置包括下端面与所述的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工”形板,且所述的第一“工”形板水平、活动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滑轨内,所述的第一“工”形板远离所述的分流仓一侧设有拉杆,所述的第一“工”形板下端两侧还分别固设有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且所述的第一齿条板、所述的第二齿条板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上,所述的第一齿条板设置于靠近所述的雨伞放置装置一侧,所述的第二齿条板设置于靠近所述的垃圾放置装置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一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一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