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套管广域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91423.5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龙;郭涛;徐吉用;赵元东;杨露;李茂兵;黎慧明;张志磊;李虹;陈波;王允光;余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61199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套管 广域 容量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容式套管广域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引流线(01)、套管电容(02)、控制开关Ⅰ(03)、控制开关Ⅱ(06)、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固定电阻(05)、中间变压器(07)、分压电容(08)、补偿电感(09)、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
所述套管引流线(01)与套管电容(02)的第一端连接,套管电容(02)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开关Ⅰ(03)的第一端、控制开关Ⅱ(06)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开关Ⅰ(03)的第二端与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的第一端连接,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的第二端再通过固定电阻(05)与地连接,控制开关Ⅱ(06)的第二端分别与分压电容(08)的第一端、中间变压器(07)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中间变压器(07)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与补偿电感(09)的第一端连接,分压电容(08)的第二端、补偿电感(09)的第二端均接地,中间变压器(07)的二次绕组与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连接,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还与控制开关Ⅰ(03)、控制开关Ⅱ(06)、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套管广域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Ⅰ(03)在合闸位置,控制开关Ⅱ(06)在分闸位置时,流过套管的电流经套管引流线(01)引出经过套管电容(02)、控制开关Ⅰ(03)流过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固定电阻(05)流入大地,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用于准确测试得到流过套管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套管广域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用于对控制开关Ⅰ(03)、控制开关Ⅱ(06)的合闸、分闸进行控制、对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的开关进行控制及根据测试采集到的套管电流及电压获取套管的介损及电容量测试值。
4.一种电容式套管广域介损及电容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tep1、利用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控制控制开关Ⅰ(03)合闸、控制开关Ⅱ(06)分闸;
Step2、流过套管的电流经套管引流线(01)引出经过套管电容(02)、控制开关Ⅰ(03)流过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固定电阻(05)流入大地,高精度电流互感器(04)准确测试得到流过套管电流并传给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
Step3、利用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控制控制开关Ⅰ(03)分闸、控制开关Ⅱ(06)合闸;
Step4、流过套管的电流经控制开关Ⅱ(06)、中间变压器(07)、补偿电感(09)和经控制开关Ⅱ(06)、分压电容(08)流入地;将套管电容(02)与分压电容(08)视为并联,与补偿电感(09)和中间变压器(07)的漏电感形成并联之路,选取分压电容(08)的电容、补偿电感(09)的电感值,使其在工频频率下构成谐振,此时,中间变压器(07)的二次绕组输出的电压信号与套管电容(02)所施加的电压信号同相位,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能准确测试得到套管高压的参考电压信号;
Step5、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在接入电压信号后,准确记录电压信号,并按照工频频率校准装置自身的工频电压信号;
Step6、按照工频频率校准装置自身的工频电压信号,控制开关Ⅰ(03)分闸、孔子开关Ⅱ(06)合闸,套管上的电压信号经中间变压器(7)分压后采集到介损在线监测装置(10),通过计算流过套管的电流与套管电压的夹角及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得到套管的介损及电容量测试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