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8909.3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泉 |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B30B9/26;B30B9/30;B30B15/00;B01D29/01;B01D29/8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生产 化纤布 废料 收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其结构包括收集箱、把手、清理口、按钮,把手左侧与收集箱右侧相焊接,清理口嵌设于收集箱前部,按钮配合安装于收集箱顶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启动电机使传动带顶部的转杆及转轴与电机同步转动,在转轴的转动过程中使与定位块相咬合的定位齿转动,使得改变定位块的位置,致使定位板上下移动,定位块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当升降板上升时,纺织废料穿过通孔进入到过滤板上方,当升降板下降时,水的浮力向上推动挡板,使得通孔关闭,并在升降板的下降下使得压板挤压过滤板上的纺织废料,从而将纺织废料挤压,避免纺织废料吸水后膨胀,减小纺织废料的体积,以免纺织废料快速堆满储存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纺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化纤布作为常见的纺织产品,其因易打理,抗皱免烫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在纺织生产化纤布时存在许多线头布头等纺织废料,因此需要使用到纺织废料收集设备对这些废料进行收集,以免纺织废料堆积在化纤布周围影响对化纤布的纺织。
目前现有的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首先通过吸入管将纺织废料吸入收集箱内,由于收集箱内装有水使纺织废料储存在收集箱内与水接触,使得纺织废料下沉至收集箱内底部,但由于纺织废料具有吸水性,使得纺织废料在与水接触后会吸水膨胀,致使收集箱内很快就装满了纺织废料,导致需要及时对收集起来的纺织废料进行及时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首先通过吸入管将纺织废料吸入收集箱内,由于收集箱内装有水使纺织废料储存在收集箱内与水接触,使得纺织废料下沉至收集箱内底部,但由于纺织废料具有吸水性,使得纺织废料在与水接触后会吸水膨胀,致使收集箱内很快就装满了纺织废料,导致需要及时对收集起来的纺织废料进行及时清理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生产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设备,其结构包括收集箱、把手、清理口、按钮,所述把手左侧与收集箱右侧相焊接,所述清理口嵌设于收集箱前部,所述按钮配合安装于收集箱顶部,所述收集箱包括驱动腔、风机、储存腔、隔板,所述驱动腔嵌设于收集箱左内部,所述风机安装在收集箱顶部,所述储存腔嵌设于收集箱右内部,所述隔板嵌固于驱动腔与储存腔之间的交界处,所述风机由上往下吸入纺织过程中产生的纺织废料,且储存腔底部左高右低。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驱动腔包括电机、传动带、固定块,所述电机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于驱动腔内底部,所述传动带与电机顶部相啮合,所述固定块配合安装在传动带末端右侧,所述传动带与电机连接处为圆台型齿轮,且传动带与固定块相垂直。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固定块包括转杆、卡块、转轴、定位板、弹簧,所述转杆通过间隙连接于固定块左侧,所述卡块嵌固于转杆左端,所述转轴与转杆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定位板安装在固定块右侧,所述弹簧底部焊接在定位板上表面且弹簧顶部嵌固于收集箱上内壁,所述固定块右侧有开口,且卡块内侧凹陷。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板包括限位块、定位块、定位齿,所述限位块嵌固于定位板内壁,所述定位块嵌设于限位块内侧,所述定位齿与定位块相啮合且焊接在转轴外表面,所述定位齿为半齿轮,且两侧的定位块对称分布有六组。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储存腔包括过滤板、排水孔、升降板,所述过滤板焊接在储存腔内壁,所述排水孔嵌设于储存腔内底部,所述升降板通过间隙连接于储存腔内壁,且位于过滤板正上方,所述过滤板为弧形且向下弯曲,并且升降板底部的弧度与过滤板上表面的弧度相等。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升降板由固定板、压板、通孔组成,所述压板上表面焊接在固定板底部,所述通孔嵌设于固定板两侧且垂直贯穿压板表面,所述固定板有十块且为弧度不同的弧形块,并且压板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泉,未经李龙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