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7637.5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乔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1/34;B29C41/46;B29L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翁子毅 |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面 形成 流延膜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上料;第二步,成型:成型铁辊与硅胶辊对压使得流延膜的A面形成压纹;第三步,冷却;第四步,第二次塑化:胶辊(4)的表面均匀分布有200至2500目的金刚砂或类似砂粒,所述冷却辊(3)与所述胶辊(3)对压形成一对牵引,胶辊(4)和冷却辊(2)对压形成牵引,使得流延膜的B面形成雾面;第五步,摇摆;第六步,切边;第七步,电晕;第八步,收卷,完成一卷的流延膜生产,本发明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能够使流延膜的A面先形成压纹再使流延膜的B面形成雾面,并且流延膜后期不易变形,展平度好,也增加了流延膜的挺度、硬度和假厚度,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延膜领域,尤其涉及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流延膜,有单层流延和多层共挤流延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流延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 。
现有的流延膜机存在以下问题:冷却不够,导致内应力堆积在流延膜内部,产量低;没有第二次塑化装置,挺度和硬度不够,展平度不好,产品良率差;目前流延膜上的压纹全是通过成型铁辊来实现的,成本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第一次塑化:使原料形成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的原料挤出到模头的位置,通过模头里面的流道流出形成流延膜;
第二步,成型:所述硅胶辊的表层或者表面均匀分布有200至2500目的金刚砂或类似砂粒,所述成型铁辊的表面设有花纹或纹路,所述硅胶辊与所述成型铁辊对压使得流延膜的A面形成压纹;
第三步,冷却:胶辊(2)与冷却辊(1)对压;
第四步,第二次塑化:胶辊(4)的表层或者表面均匀分布有200至2500目的金刚砂或类似砂粒,冷却辊(3)与胶辊(3)对压形成一对牵引,加热辊给流延膜加热,胶辊(4)和冷却辊(2)对压形成牵引,使得流延膜的B面形成雾面;
第五步,摇摆:摇摆装置让流延膜摇摆,摇摆使得流延膜形成平均厚度;
第六步,切边:切边装置切除流延膜两边部分,被切除的部分通过回收装置回收;
第七步,电晕:通过高压放电把流延膜表面打出小孔,使得油墨可以渗透进去方便印刷;
第八步,收卷:先去静电,用吹风机用冷风吹流延膜,最后收卷,当流延膜的量达到设定值,自动报警器自动报警,完成一卷的流延膜生产。
作为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所述胶辊(4)与所述冷却辊(2)对压的牵引速度与所述胶辊(3)与所述冷却辊(3)对压的牵引速度比的范围值为1.05-2。
作为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所述冷却辊(2)的表层或者表面均匀分布有200至2500目的磨砂或类似砂粒或者表面为光面。
作为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所述冷却辊(2)的直径小于所述成型铁辊的横截面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发明一面形成压纹一面形成雾面的流延膜的成型工艺的所述成型铁辊的轴心与所述硅胶辊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成型铁辊和所述硅胶辊内设有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乔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乔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分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耐蚀性滚镀黑色锌镍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