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集装箱船舱位利用率的方法、集装箱船用紧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6106.4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涛 |
| 主分类号: | B63B25/28 | 分类号: | B63B25/28 |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君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4 | 代理人: | 刘战胜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集装箱 船舱 利用率 方法 紧固 装置 | ||
1.一种提高集装箱船舱位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沿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分布的若干成对的主体导轨,在主体导轨的顶部和底部各对称地固设有一对标准紧固座/孔;
提供若干固定的第一紧固座;
提供若干活动的第二紧固座;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布置:
利用主体导轨上的标准紧固座/孔连接,将成对的主体导轨并排紧密相邻地布置在集装箱船同排舱位的角件座或标准集装箱顶部的角件上;
若干第一紧固座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设置于成对的主体导轨上并位于主体导轨的中间区域;
若干第二紧固座两两一组分别活动设置于成对的主体导轨上并位于主体导轨的中间区域,其中成组的两个第一紧固座和成组的两个第二紧固座之间相互配合并且对应于待装集装箱底部的四个角件;
根据待装集装箱的规格尺寸以及船上相邻舱位角件座间距和舱盖的间距调整第二紧固座和与其位于同一主体轨道上的第一紧固座之间的间距,两个第一紧固座和两个第二紧固座之间成组配合对应连接待装集装箱底部的四个角件,并与集装箱底部框架及主体导轨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四角框架钢性连接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集装箱船舱位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紧固座和第二紧固座的数目相同或者不相同,与待装集装箱相匹配的两个第一紧固座和两个第二紧固座位于相同一对或者不同一对的主体导轨上。
3.一种提高集装箱船舱位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四条以上沿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主体导轨,其中第一主体导轨的长度为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的宽度;
提供两条以上沿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主体导轨,其中第二主体导轨的长度为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的长度;
提供多个固定的第一紧固座;
提供多个活动的第二紧固座;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布置:
将第一主体导轨并排密集相邻地放置在舱位角件座或标准集装箱顶部两端的四个角件上;
在其中两条第一主体导轨上固定设置至少一对第一紧固座,有一条第二主体导轨通过前述一对第一紧固座固定设置在这两条第一主体导轨上;
在另外两条第一主体导轨上活动设置至少一对第二紧固座,另一条第二主体导轨通过前述一对第二紧固座可滑动/锁定地设置在这两条第一主体导轨上;
根据待装集装箱的规格尺寸调整两条第二主体导轨之间的间距,第一主体导轨和第二主体导轨之间的横纵组合设置形成边界可调且可拆分的紧固框架结构。
4.一种集装箱船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船用紧固装置包括:
若干主体导轨;
其中所述主体导轨沿着集装箱船标准集装箱舱位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主体导轨配制为固定式或者可拆卸式,若干所述主体导轨成对并排紧密相邻地布置在集装箱船同排舱位的角件座或标准集装箱顶部的角件上;
其中所述主体导轨的上方和下方各固设有以主体导轨长度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一对标准紧固座/孔,该标准紧固座/孔用作与标准集装箱底部/顶部的角件或舱位角件座相连接;
若干设置在同一对或者相邻一对所述主体导轨上的紧固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紧固连接结构包括与非标集装箱底部的四个角件一一对应且紧固连接的两个第一紧固座和两个第二紧固座,两个所述第一紧固座分别固设在成对的两个所述主体导轨上方的一对标准紧固座/孔之间,两个所述第一紧固座与非标准箱底部一边的两个角件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紧固座分别活动设置于该成对的两个所述主体导轨或者相邻一对的两个所述主体导轨上;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座通过焊接或者高强螺栓或者卡固座紧固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导轨上,所述第二紧固座可滑移/锁定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导轨上,并且位于同一对或者相邻一对的所述主体导轨上的所述第一紧固座与所述第二紧固座之间的间距是可调的;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紧固座配制为能够朝向或者背离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紧固座进行滑移以对应连接非标集装箱底部另一边的两个角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涛,未经吴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1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部前倾矫正装置
- 下一篇:图像玻璃制造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