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4271.6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义;徐晓菲;王梅力;韩林峰;施浩亮;田野;和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M7/08;G01L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涌浪 斜坡 码头 趸船 船舶 模型 系统 作用力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所述槽(1)、滑架(2)、滑槽、斜坡式码头模型(3)、趸船模型(4)、船舶模型(5)、拉力环(6)、拉力片系统、数据采集仪和高速摄像机;
所述滑架(2)安装在所述水槽(1)的一侧;所述滑槽可调节的安装在滑架(2)上;所述滑槽与水槽(1)水平面具有倾角;
所述斜坡式码头模型(3)安装在水槽的另一侧,并与滑槽相对应;
所述趸船模型(4)通过若干根锚链(7)连接在水槽(1)上;所述趸船模型(4)位于滑槽与斜坡式码头模型(3)之间,贴近斜坡式码头模型(3);
所述船舶模型(5)通过若干根缆绳(8)连接趸船模型(4);所述船舶模型(5)位于滑槽与趸船模型(4)之间,贴近趸船模型(4);
所述拉力环(6)一端连接锚链(7),另一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PC终端;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趸船模型(4)的锚链拉力数据,并将锚链拉力数据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所述拉力片包括至少一个拉力片I(9)、至少一个拉力片II(10),以及至少一个拉力片III(11);
所述拉力片I(9)固定在趸船模型(4)上;所述拉力片I(9)一端连接缆绳(8),另一端连接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船舶模型(5)的系缆力数据,并将系缆力数据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所述拉力片II(10)固定于斜坡式码头模型(3)前沿;所述拉力片II(10)一端连接数据采集仪,另一端设置有撞击点I。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趸船模型(4)对斜坡式码头模型(3)的撞击力数据,并将该撞击力数据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所述拉力片III(11)固定于趸船模型(4)前沿,所述拉力片III(11)一端连接数据采集仪,另一端设置有撞击点II;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船舶模型(5)对趸船模型(4)的撞击力数据,并将该撞击力数据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所述高速摄像机连接PC终端;所述高速摄像机采集水槽(1) 水面的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中安装有若干个竖直的波高仪(12);所述波高仪(12)信号连接PC终端;所述波高仪(12)采集水槽(1)的水面波浪高度数据,并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由布置在所述滑槽末端的墩柱及其正上方的两根能够上下调节滑槽前后缘高度的滑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通过可调节的钢丝绳与滑架(2)上部的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片I(9)、拉力片II(10)和拉力片III(11)上均安装有固定部(13);
所述拉力片I(9)通过固定部(13)固定趸船模型(4)上;所述拉力片II(10)通过固定部(13)固定在斜坡式码头模型(3)前沿;所述拉力片III(11)通过固定部(13)固定在趸船模型(4)前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片I(9)、拉力片II(10)和拉力片III(11)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两个拉力片I(9)对称布置在趸船模型(4)上;所述两个拉力片II(10)对称布置在斜坡式码头模型(3)前沿;所述两个拉力片III(11)对称布置在趸船模型(4)前沿。
7.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进行滑坡涌浪对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模型系统作用力的试验装置的安装;
2)在水槽(1)中加水;
3)开启PC终端、数据采集仪、高速摄像机和波高仪(12);
4)在滑槽内放置滑块,并推动滑块;滑块滑入水槽(1)中激起涌浪,涌浪冲击斜坡式码头模型(3)、趸船模型(4)和船舶模型(5);
5)波高仪(12)对水槽(1)的水面波浪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并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数据采集仪对趸船模型(4)的锚链拉力数据、船舶模型(5)的系缆力数据、趸船模型(4)对斜坡式码头模型(3)的撞击力数据、船舶模型(5)对趸船模型(4)的撞击力数据进行采集,并输出至PC终端整理并储存;
6)改变水槽(1)水深或滑块方量,重复步骤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2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