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2999.5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阚艳;范鑫;孙运刚;杜永华;贺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芜湖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9/02;B23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金属结构 尺寸 孔洞 损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一)通过查阅结构图纸或数模确定的隔框腹板厚度参数,并根据剩余刚度匹配原则,确定复合材料胶接修理铺覆层数及加强盒段厚度;
(二)打磨待修理区域,去除表面漆层及阳极化层,并用丙酮清洁待修理区域表面;
(三)利用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工艺方法,采用炭纤维机织布通过J-349-1结构胶对待修理区域进行粘接,粘接过程中炭纤维机织布不能与待修理区域内的金属结构接触,避免出现电化学腐蚀;
(四)胶接修理完成后,根据胶接区域的实际结构外形,使用弓形夹具对胶接区域进行修正,保证复合材料与隔框之间贴合,接着对胶接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固化结束后清理残胶,并对固化区域上多余的复合材料进行毛刺打磨;
(五)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平台获取待修理区域的外形轮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铝合金盒段,并进行开孔;
(六)将开孔后的铝合金盒段安装在固化后的胶接修理区域上;
(七)机械连接修理完成后,检查修理质量,并恢复表面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剩余刚度匹配原则中的匹配公式如下:
其中:EJ、TJ为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基材厚度;
EB、TB为修补材料的弹性模量与修补厚度;
a、L分别为基试验件裂纹长度和试验件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A)确定损伤及修理区域:清洗损伤区域,按缺陷大小形状,用光滑的线条将其圈出,用压敏胶带进行标记;
(B)表面处理:用细砂纸对标记区域进行打磨,打磨后再次清洗,并保持修理区域充分干燥;
(C)补片准备及实施修理:根据原有损伤区域复合材料的大小和铺层信息,使用两层EW100A炭纤维机织布从内侧对隔框破损腹板面以及圆弧筋条区域进行贴补,使用一层EW100A炭纤维机织布、两层CF3031炭纤维机织布从外侧对腹板面以及上部缘条进行贴补;
(D)修理区域固化:根据胶固化工艺对修理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并放置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对胶接区域进行加热固化的过程具体为:使用红外烘灯在80℃的温度下,保持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制造铝合金盒段的具体过程如下:
(a)基于逆向工程软件平台获取零件轮廓;
(b)利用CATIA DSE模块逆向设计获取零件数模;
(c)利用3D打印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获取验装件;
(d)若验装件尺寸参数合格,则利用数控铣切加工铝合金盒段;
(e)若验装件尺寸参数不合格,则返回步骤(c)中重新获取,直至尺寸参数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铝合金盒段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I)将开孔后的铝合金盒段置于胶接区域上,并用J-190填料填充间隙;
(II)使用手持式气动铆钉枪引孔,并采用定位销定位,完成孔预制;
(III)采用铆钉依次进行连接,铆钉连接前涂覆TB06-09底漆并进行湿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芜湖机械厂,未经国营芜湖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9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