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0841.4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邵刚;贺鹏;孙凤哲;梁绍勇;刘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海德博格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05 | 分类号: | E05F15/605;E06B3/46;E06B3/48;E06B7/28;E05D1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门窗 自动 开闭 系统 | ||
一种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涉及折叠门领域。该系统在主动门(窗)扇上安装开门机和控制器,在被动门(窗)扇上安装滑槽,开门机和滑槽内的滑块通过转臂连接,被动门(窗)扇顶部或底部外侧装有滑轮,保证被动门(窗)扇受力后其边缘只能作直线运动,实现了主动‑被动门(窗)扇的折叠开启,该结构体积较小,开门机及滑槽嵌入主动‑被动门的扇(窗)体顶部,实现了隐蔽式安装,极大程度减小平开门机系统对门(窗)体整体外观的影响,而且很容易组成多组门(窗)扇,用户使用极其方便,成为折叠门自动门(窗)机领域里的一大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折叠门自动开门机,如应用于公交客车折叠门上的自动开门装置,是由气动、液压或电动作动筒伸缩来控制折叠门的开闭,其体积大、开门机外露、动作运行参数很难或很少调节,不适宜在对外观及运行要求较高的场合以及小空间使用,具有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折叠组件、开门机、控制器、转臂、滑块及滑槽,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的开门机安装在主动件的顶部,且开门机与控制器连接,滑槽安装在被动件顶部,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转臂一端与滑块连接,转臂另一端与开门机的输出轴连接,开门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臂沿滑槽做直线滑动使门扇折叠或展开;在被动件顶部或底部外侧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在与其配合使用的滑道内滑动,使被动件受力后其边缘只能作直线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主动件为主动门扇,所述的被动件为被动门扇,主动门扇和被动门扇通过合页连接。
上述方案中,主动门扇和被动门扇折叠时,转臂折叠于开门机和滑槽顶部;主动门扇和被动门扇展开时,开门机、转臂和滑槽嵌入主被门扇与上门框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制器,或安装在门框上,或安装在门体上,或安装在平开门附近的墙上或配电箱上,或与开门机一体成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主动件为主动窗扇,所述的被动件为被动窗扇,主动窗扇和被动窗扇通过合页连接。
上述方案中,主动窗扇和被动窗扇折叠时,转臂折叠于开门机和滑槽顶部;主动窗扇和被动窗扇展开时,开门机、转臂和滑槽嵌入主被窗扇与上窗框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制器,或安装在窗框上,或安装在窗体上,或安装在平开窗附近的墙上或配电箱上,或与开门机一体成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组件为多组,各折叠组件通过合页连接。
一种控制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门机正转或反转,带动转臂在滑槽内作直线滑动,使主动门扇打开或折叠,进而带动被动门扇打开或折叠,在主被动门扇打开或折叠时,转臂、开门机、控制器和滑槽均嵌入主被动门扇的扇体顶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开门机根据门扇或窗扇的厚度、重量和宽度选用,开门机可嵌入安装在平开门或平开窗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多扇折叠门窗自动开闭系统,在主动门(窗)扇上安装开门机,在被动门(窗)扇上安装滑槽,开门机和滑槽内的滑块通过转臂连接,被动门(窗)扇顶部或底部外侧装有滑轮,保证被动门(窗)扇受力后其边缘只能作直线运动,实现了主动-被动门(窗)扇的折叠开启,该结构体积较小,开门机及滑槽嵌入主动-被动门的扇(窗)体顶部,实现了隐蔽式安装,极大程度减小平开门机系统对门(窗)体整体外观的影响,而且很容易组成多组门(窗)扇,用户使用极其方便,成为折叠门自动门(窗)机领域里的一大创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海德博格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海德博格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