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放残铁过程中双联杆堵渣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9760.2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丽利;郭金亮;姜利;徐云翔;杨威;刘晓军;兰玉龙;匡博;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放残铁 过程 中双联杆堵渣 装置 | ||
一种高炉放残铁过程中双联杆堵渣装置,属于高炉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1)、调节螺栓(2)、主拉杆(3)、副拉杆(4)、撞杆(5)、陶瓷棒顶针头(6)、配重块(7)、撞杆连接头(8);基座(1)分别与调节螺栓(2)、主拉杆(3)铰接;撞杆连接头(8)分别与主拉杆(3)、副拉杆(4)铰接,调节螺栓(2)与副拉杆(4)螺栓连接,撞杆(5)与撞杆连接头(8)焊接,陶瓷棒顶针头(6)与撞杆(5)焊接,撞杆连接头(8)与配重块(7)螺栓连接;向铁水流出方向拉动主拉杆(3),使陶瓷棒顶针头(6)封堵残铁口。优点在于,操作人员与作业点可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和满足作业的操作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放残铁过程中双联杆堵渣装置。利用一种特殊装置,在放残铁过程中对残铁孔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铁水流量及流速的目的。同时在见渣封堵残铁孔时也可通过这一装置实现,使作业人员有足够的安全作业空间,为放残铁作业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背景技术
在高炉放残铁的施工条件,由钻孔机在高炉本体开孔,使高炉内铁水由残铁孔流出,顺着提前制作安装好的特制沟槽流到指定存放位置,由于在放残铁过程中,铁水流速很难控制,可能导致铁水在流经残铁沟时发生外溢,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放残铁过程中双联杆堵渣装置,解决了在放残铁过程中,铁水流速很难控制,可能导致铁水在流经残铁沟时发生外溢等问题。使操作人员与作业点可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和满足作业的操作空间。
本发明包括基座1、调节螺栓2、主拉杆3、副拉杆4、撞杆5、陶瓷棒顶针头6、配重块7、撞杆连接头8。
基座1分别与调节螺栓2、主拉杆3铰接;撞杆连接头8分别与主拉杆3、副拉杆4铰接,调节螺栓2与副拉杆4螺栓连接,撞杆5与撞杆连接头8焊接,陶瓷棒顶针头6与撞杆5焊接,撞杆连接头8与配重块7螺栓连接。如图2所示,向铁水流出方向拉动主拉杆3,使陶瓷棒顶针头6 封堵残铁口。
双联杆堵渣装置设置在残铁口上方,与高炉炉基结构可靠连接。传动拉伸装置依靠自身配重及手拉葫芦进行驱动,利用预设吊点所设滑轮组完成驱动传送,操作人员与作业点可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和满足作业的操作空间。
双联杆堵渣装置安装时,应保证堵渣杆与残铁孔在同一水平面且中线重合,其相对高差不得大于5mm。堵渣装置基座与炉基结构梁紧密接触,基座高差±5mm。堵渣装置安装就位后安装陶瓷棒顶针头,启动堵渣机构,堵渣杆运行整个行程,通过螺杆进行位移偏差调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是在放残铁时见渣封堵残铁孔;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角度控制残铁流量及流速满足储备残铁需求;同时,作业人员有足够作业安全空间,在放残铁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能第一时间封堵残铁孔,随时中断整个放残铁过程,是放残铁作业的安全保障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联杆堵渣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1、调节螺栓2、主拉杆3、副拉杆4、撞杆5、陶瓷棒顶针头6、配重块7、撞杆连接头8。
图2为双联杆堵渣装置安装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基座1、调节螺栓2、主拉杆3、副拉杆4、撞杆5、陶瓷棒顶针头6、配重块7、撞杆连接头8。
基座1分别与调节螺栓2、主拉杆3铰接;撞杆连接头8分别与主拉杆 3、副拉杆4铰接,调节螺栓2与副拉杆4螺栓连接,撞杆5与撞杆连接头8焊接,陶瓷棒顶针头6与撞杆5焊接,撞杆连接头8与配重块7螺栓连接。如图2所示,向铁水流出方向拉动主拉杆3,使陶瓷棒顶针头6封堵残铁口。
1、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确定双联杆堵渣装置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包铝复合材料连续挤压半固态成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