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4307.2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娜;黄传峰;田桂英;程鹏高;项军;张蕾;杜威;王松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G21F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钟华;任永利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放射性 废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的工艺,其包括以下工序:加热工序、膜蒸馏工序、蒸发结晶工序、固废处理工序和回收利用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放射性含盐废水引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工序;(2)加热后的放射性含盐废水进入膜蒸馏工序,得到浓缩液和第一冷凝水;(3)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引入蒸发集盐装置进行蒸发结晶,产生蒸汽和固体废物,得到的固体废物进行固废处理工序,后收集放射性固体;(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冷凝水引入回收利用工序。本发明工艺利用集热板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膜蒸馏加快废水蒸发速率,最后经蒸发集盐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本工艺大大提高自然蒸发速率,加快废水处理,利用太阳能将能耗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含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工艺方法,特别是经过酸处理的提取铀、钚后的放射性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人们开启了探索原子世界的大门。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核工业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弃物。在放射性废物中,尤其放射性废水占主要部分。废水体积大,储存占地面积多,放射物质总量大,成为放射性废弃物处理的重点。
矿石经过硝酸处理,提取了铀、钚之后留下了大量的放射性含盐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而且还有高浓度的硝酸钠,这是国家禁止排放的工业废水,必须严格管控,达标排放,否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子交换、吸附、生物处理,膜处理和蒸发浓缩等方法。其中以蒸发浓缩法应用最广泛,减容倍数较大,常处理复杂水质。但是蒸发浓缩法能耗较高,投资大,进一步推广有很大阻力。因此,需要开展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的工艺,已达到回收放射性固体以及废水达标排放的目的,但是由于放射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而且还有高浓度的硝酸钠,处理过程中稍有密封不当,就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排放对动植物造成伤害。针对这种苛刻的环境,如何简单、高效、安全的处理放射性废水,更关键的是能耗低,投资少,并针对性设计可应用的装置,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是人们所希望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蒸发浓缩法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提高自然蒸发的速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的工艺,其包括以下工序:加热工序、膜蒸馏工序、蒸发结晶工序、固废处理工序和回收利用工序;
利用以上工序处理放射性含盐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放射性含盐废水引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工序;
(2)加热后的放射性含盐废水进入膜蒸馏工序,进一步浓缩,得到浓缩液和第一冷凝水;
(3)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引入蒸发集盐装置进行蒸发结晶,产生蒸汽和固体废物,得到的固体废物进行固废处理工序,后收集放射性固体。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冷凝水引入回收利用工序。
其中步骤(3)和步骤(4)的顺序不分先后,可同时进行。此外,步骤(4)中经回收利用工序的第一冷凝水在达到标准后排放或者说可以循环使用,例如再铀矿处理过程中也需要用到水,就可以直接循环利用此处的冷凝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节水减排的作用。
优选地,其还包括预热工序,步骤(3)中产生的蒸汽对进入加热工序前的放射性含盐废水进行预热,蒸汽转化为第二冷凝水,并引入回收利用工序。此外,步骤(3)中经回收利用工序的第二冷凝水在达到标准后排放或者说可以循环使用,例如在铀矿处理过程中也需要用到水,就可以直接循环利用此处的冷凝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达到节水减排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放射性废水是经过硝酸处理的提取铀、钚等放射性元素后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硝酸钠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