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9249.4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名;田宁;高源;冯显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B60S1/02;B60K13/04;B01D53/04;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汽车尾气 快速 清除 霜雪 预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包括汽车本体、三通阀和热循环管,所述三通阀设置在尾气箱左侧面,且三通阀设置在第一输气管前侧,同时三通阀前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左端设置有换热箱,且换热箱固定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换热箱内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网和换热板,且换热板设置在活性炭网左侧。该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设置有热循环管,使用该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通过气压泵把尾气箱内部的气体抽入到换热箱内部,把尾气热量转换成空气热量,通过分流管输送到热循环管内部,致使热循环管能够对汽车前挡风玻璃及主副驾驶车门上的霜冻进行快速解冻,致使车门能够方便快速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极寒天气环境下,受恶劣天气因素影响,汽车车身尤其是车门、挡风玻璃会覆盖有一层霜,或者被冰冻、霜雪覆盖,现有技术中部分汽车虽已有远程启动功能(车外启动车辆发动机等功能),但车门不能短时间内打开,驾驶者无法进入汽车内部,且前挡风玻璃因被霜雪或者冰冻覆盖,影响驾驶视线,此种环境下用车时,不能够快速满足驾驶条件,同时在此种极寒天气下,也不能够快速提升发动机温度,造成油耗升高,污染相对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在极寒天气环境使用时,受霜雪、冰冻封住或者完全覆盖的影响,无法快速满足驾驶条件、以及不能够快速暖机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包括汽车本体、三通阀和热循环管,所述三通阀设置在尾气箱左侧面,且三通阀设置在第一输气管前侧,同时三通阀前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左端设置有换热箱,且换热箱固定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换热箱内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网和换热板,且换热板设置在活性炭网左侧,同时换热箱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左端设置有气压泵,且气压泵前侧面设置有第二输气管,同时第二输气管前端设置有分流管,所述热循环管设置在分流管前上侧面,且热循环管分别设置在汽车本体前侧、后侧和左侧外侧面,所述第三输气管设置在三通阀左侧面,且第三输气管设置在第一输气管前侧,同时第三输气管左端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左侧面设置有第四输气管,且第四输气管上端设置有冷循环系统,同时冷循环系统内上侧设置有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右侧面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右端设置有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外侧面设置有保温罩,且膨胀水箱右侧面设置有连接管,同时连接管外端贯穿保温罩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汽车本体下侧面开设有凹槽,且汽车本体下内侧设置有第一输气管,同时第一输气管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输气管右侧面设置有尾气箱,且尾气箱右侧面设置有截止阀,同时截止阀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尾气箱仰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凹槽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网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换热箱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换热箱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与换热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直径与第二输气管的直径相同,且分流管的直径大于热循环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关于汽车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四输气管的直径与第三输气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冷循环系统的内侧面尺寸与发动机本体的下外侧面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的正视形状与膨胀水箱的正视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利用汽车尾气快速清除霜雪的预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