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8813.0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龙;樊小林;王浩然;张立丹;李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40;C05G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素 长效 氮肥 碱性 复合 液体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包括如下组分:含木质素的碱液:木质素中有机氮的含量为6.3~10%;钾肥:钾的含量为120~200g/L;磷肥:磷的含量为45~120g/L;水;所述碱性复合液体肥料的pH为7.5~8.5。本发明提供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的碱液中的木质素的有机氮含量高,可作为氮肥施用提供氮源;碱液可起到调节土壤pH酸碱度的作用,通过深施灌溉能够达到深层土壤,对表层和深层土壤均具有较好的改良功效;另外,再复配有磷肥和钾肥,可得到富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具有肥效时间长、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全国农田土壤的pH值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酸化的土地面积已占到我国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其中,化学肥料的不合理施用是加速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氮肥的大量施用。土壤酸化造成土壤钙、镁、钾、磷等营养元素大量流失或被固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力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此外,土壤 pH过低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是一种绿色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木质素分子特有的三维网状结构以及多种丰富的官能团,使其具有缓释性、螯合性等特性,能直接作为原料或者经过改性制备木质素基缓释氮肥。同时,木质素具有较高的生物学稳定性,如果将木质素作为缓释材料的载体,不仅能减缓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能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但是,木质素本身有机氮的含量低(约为0.15%),作为缓释氮肥使用时,无法达到有机氮的含量的标准要求,必须与其它氮含量高的氮肥配合施用(如2020.02.04 公开的专利CN110746221A)。
另外,传统改良土壤酸度的方法常以施用石灰为主,施用石灰仅能改变表层酸性土壤pH值,对深层次土壤土质改善效果甚微。此外,长期过量施用石灰会造成土壤板结。除了石灰,还可利用腐熟牛粪、菇渣、牡蛎壳粉、污泥、泥炭等来改良酸性土壤。然而,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造成推广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开发一种无需与其它氮含量高的氮肥配合施用,且可有效改善表层和深层次土壤的肥料具有重要啊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木质素的含氮量低,无法直接作为缓释氮肥使用,及利用石灰改善土壤酸碱度效果不佳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本发明提供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包括利用特定方式特备得到的含木质素的碱液,碱液中的木质素的有机氮含量高,可作为氮肥施用提供氮源;碱液可起到调节土壤pH酸碱度的作用,通过深施灌溉能够达到深层土壤,对表层和深层土壤均具有较好的改良功效;另外,再复配有磷肥和钾肥,可得到富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具有肥效时间长、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在制备缓释复合肥料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木质素基长效氮肥的碱性复合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
含木质素的碱液:木质素中有机氮的含量为6.3~10%;
钾肥:以K2O计,钾的含量为120~200g/L;
磷肥:以P2O5计,磷的含量为45~120g/L;
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