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全硫脱除的湿法净化装置和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7193.9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朱迎新;李惊涛;朱晓华;程正霖;刘瑱;王博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34 | 分类号: | C10K1/34;C10K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张建生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脱除 湿法 净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能实现高炉煤气全硫脱除的湿法净化装置,优选为一种能实现高炉煤气中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等含硫物质的脱除以及协同脱除氯化氢(HCl)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净化装置包括催化水解塔(2)、脱硫塔(15)、工艺水箱(21)和碱液储罐(20);工艺水箱(21)连接脱硫塔(15),用于将水送入脱硫塔(15)中;碱液储罐(20)连接脱硫塔(15),用于将碱液送入脱硫塔(15)中;催化水解塔(2)中装填有水解催化剂,用于将从催化水解塔(2)上部通入的高炉煤气进行水解催化,催化水解塔(2)连接脱硫塔(15)下部,用于将经过水解催化处理后的高炉煤气送入脱硫塔(15)进行处理,脱硫塔(15)顶部设有清洁高炉煤气排出口(27),用于将经过脱硫塔处理的高炉煤气通过清洁高炉煤气排出口(27)排出,送入高炉煤气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水解塔(2)具有催化水解塔进口烟道、催化水解塔外壳、催化水解塔出口烟道、催化剂支撑网(4)、加料口(3)、卸料口(5)和排污口(6),催化水解塔外壳顶端连接所述催化水解塔进口烟道,用于将高炉煤气送入催化水解塔(2),催化水解塔外壳的下端连接催化水解塔出口烟道,催化水解塔出口烟道连接脱硫塔(15)下部,用于将经过水解催化处理后的高炉煤气送入脱硫塔(15)进行处理;催化剂支撑网(4)设置在催化水解塔外壳内,用于支撑水解催化剂;催化水解塔外壳底端设置有排污口(6);催化水解塔外壳上设置有加料口(3)和卸料口(5),用于对水解催化剂进行加料和卸料。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催化水解塔外壳上部为圆锥形,中间部分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催化水解塔进口烟道设置上部圆锥形的顶端,排污口(6)设置在下部圆锥形的底端,催化水解塔出口烟道设置下部圆锥形上,并且位于排污口(6)的上部;催化剂支撑网(4)设置在中间圆筒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蜂窝状、棒状、拉西环状、球状的一种或多种,将高炉煤气中的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2)等有机硫催化水解转化成H2S,催化剂活性组分为Na、K、Fe、Cu、Ni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载体为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堇青石、类水滑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构型为拉西环状的催化剂,在催化水解塔(2)内的催化剂支撑网(4)上由大到小散乱堆积,催化剂装填一定体积,使得催化反应空速为500-4000h-1,烟气流速为0.5-2m/s;优选,使得催化水解塔(2)中,高炉煤气中80%-95%体积分数的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2)被催化转化成H2S。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硫塔的高径比控制在2-5,气体流速控制在0.5-3m/s,保证布风均匀;优选高炉煤气入口温度为40-90℃,出口温度控制在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湿法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催化水解塔出口烟道连接脱硫塔进口烟道,在脱硫塔进口烟道以上安装第一层循环水喷嘴(11),以形成喷水层,在喷水层上方设置第二层碱液喷嘴(12),以形成喷碱层,在喷碱层上方设置除雾器(13),在除雾器(13)上方设置第三层冲洗水喷嘴(14),以形成冲洗水层,采用三层喷入的方式能实现吸收液与煤气充分接触,提高物料利用率和硫脱除率;所述喷嘴的类型优选为实心圆锥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1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