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5631.8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辉;张镠钟;游江;刘刚;王西贝;刘洪胜;周玮;李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 变换器 电路 | ||
1.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臂(A)、第二桥臂(B)、第三桥臂(C)和第四桥臂(D);所述第一桥臂(A)包括第一电感(L11)和第一开关管(S11),第一电感(L11)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1)的集电极,第一开关管(S1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桥臂(C)包括第三电感(L21)和第三开关管(S21),第三桥臂(C)结构与第一桥臂(A)相同,且与电源连接方式与第一桥臂(A)相同;所述第二桥臂(B)包括第二电感(L12)和第二开关管(S12),第二开关管(S12)的集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二开关管(S1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感(L12)的一端,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第四桥臂(D)包括第四电感(L22)和第四开关管(S22),第四桥臂(D)结构与第二桥臂(B)相同,且与电源连接方式与第二桥臂(B)相同;
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S12)的发射集;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四开关管(S22)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S21)的集电极;
滤波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滤波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3)的正极,滤波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滤波电容(C3)两端输出电压uo满足:
其中,uin为电源输入电压,D为稳态占空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S11)、第二开关管(S12)、第三开关管(S21)和第四开关管(S22)均为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器件,且均配备有开关管驱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S11)、第二开关管(S12)、第三开关管(S21)和第四开关管(S22)具有相同的占空比,第一开关管(S11)、第二开关管(S12)的驱动脉冲同步,第三开关管(S21)和第四开关管(S22)的驱动脉冲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S11)与第三开关管(S21)的驱动脉冲互差180°相位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均为有极性电容,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12)的发射集;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21)的集电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6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全桥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废料打包传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