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柔软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4116.8 | 申请日: | 2020-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云 |
| 主分类号: | D04H1/541 | 分类号: | D04H1/541;D04H3/147;D01D5/00;D01D5/30;D01F8/08;D01F8/10;D01F1/10;D06M11/05;D06M11/38;D06M11/44;D06M11/76;D06M11/13;D06M11/55;D06M1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4335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丙烯腈、改性聚乙烯醇母液和改性助剂;所述改性助剂包括:二甲基硅油、微晶纤维素、抗氧化剂、防腐剂、纳米氧化锌、石蜡、柔软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膨润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腈100-200份、改性聚乙烯醇母液30-50份和改性助剂10-15份;所述改性助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二甲基硅油5-10份、微晶纤维素2-5份、抗氧化剂1-3份、防腐剂1-2份、纳米氧化锌5-10份、石蜡3-7份、柔软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和膨润土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腈150份、改性聚乙烯醇母液40份和改性助剂12份;所述改性助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二甲基硅油7份、微晶纤维素3份、抗氧化剂2份、防腐剂1.5份、纳米氧化锌7份、石蜡5份、柔软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和膨润土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醇母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用去离子水淘洗聚乙烯醇颗粒,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50-60℃干燥5-10h,将干燥的聚乙烯醇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50-70℃下恒温搅拌溶胀1-2h后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乳酸和氧化石墨烯,在90-100℃下搅拌2-4h,冷却,真空抽气0.5-1h,除去溶液里的气泡,得到改性聚乙烯醇母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颗粒、甘油、聚乳酸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5-10):(10-20):(3-7)。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超柔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选自聚乙烯蜡、端羟基聚硅氧烷乳液、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氨基聚硅氧烷乳液、氨基聚硅氧烷微乳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二苯胺、对苯二胺、二氢喹啉、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十二碳醇酯、双十四碳醇酯和双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丙酸双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和三(十六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脱氢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双乙酸钠、丙酸钙和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紫外线吸收剂和三嗪类阿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超柔软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将聚丙烯腈与四氢呋喃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改性聚乙烯醇母液,搅拌混合均匀,在50-80℃恒温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改性助剂,搅拌至充分均匀,静置消泡后得到复合料液,静电纺丝,得到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复合超细纤维;
S2.无纺布单体的制备:将喷出的纤维经牵伸气流牵引,吹向接收板,并收集到平板上,依靠自身的热黏合成为无纺布单体;
S3.无纺布的制备:将多个无纺布单体进行熔喷后得到无纺布;
S4.超柔软无纺布的制备:将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所得无纺布先后转移至水、乙醇中,分别在4℃,25℃下浸泡15-30min;继续将无纺布浸泡在碱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后继续浸泡在酸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随后在30℃下真空干燥,得到超柔软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方法为:将复合料液注入到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与高电压相连,调节电压为10-15kV,复合料液的流量由注射泵控制为0.1-0.2mL/h,接收板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云,未经杨春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41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