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4065.0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邓自刚;石洪富;黄欢;张江华;郑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B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边 磁体 线圈 永磁 电动 悬浮 驱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车体(1);
转向装置(2),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的下方,嵌于支撑装置(7)内,所述转向装置(2)和支撑装置(7)的两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设置在支撑装置(7)的两侧壁上;
推进机构(5),所述推进机构(5)设置在所述转向装置(2)和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之间;
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和所述推进机构(5)之间,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在支撑装置(7)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 内;
支撑装置(7),所述支撑装置(7)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下方;
其中,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为车载磁体,车载磁体包括多个永磁体,相邻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第一个永磁体N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一侧,S极设置在所述推进机构(5)一侧,第二个永磁体S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一侧,N极设置在所述推进机构(5)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2)为转向架,所述支撑装置(7)为“U”型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为零磁通线圈,所述零磁通线圈上部的电流和下部的电流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磁通线圈为“8”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5)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装置(7)底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5)为推进电机或推进绕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2)的下方还设置有辅助轮(3),所述支撑装置(7)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支撑装置(7)平行凹槽,所述辅助轮(8)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边磁体及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给所述推进机构(5)通电,所述推进机构(5)驱动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运动,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带动所述转向装置(2)通过辅助轮(3)运动;
所述第一悬浮导向装置(4)切割所述第二悬浮导向装置(6)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磁场,零磁通线圈对车载磁体的向上作用力大于列车重力,列车向上,零磁通线圈对车载磁体的向上作用力等于列车重力,列车悬浮;
当列车向上偏离平衡位置时,零磁通线圈对车载磁体的向上作用力减小,列车向下回到平衡位置;
当列车左右偏离中心位置时,列车偏向侧的零磁通线圈感应磁场磁极与车载磁场磁极相同,列车受到排斥力,列车偏离侧的零磁通线圈感应磁场磁极与车载磁场磁极相反,列车受到吸引力,列车回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0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