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2932.7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佳;黎信昌;曹峰;李学彬;侯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智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P6/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12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修复方法,S1:根据模具内腔的形状以及尺寸,建立不同规格的替换嵌块,其中嵌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模具内腔仿形设置;S2:对待修复模具内腔进行预处理,并测定裂痕或磨损的尺寸;S3:选取接近嵌块,并在裂痕或磨损处利用钳工磨出对应的钳槽,模具外表面对应钳槽位置进行打孔;S4:将嵌块压入钳槽,并采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模具进行固定连接,用金属粉末对嵌块与钳槽的缝隙进行填充:S5:对嵌块以及缝隙进行表面打磨处理。本发明具有修复快速、通用性强、持久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座椅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乘客最直接感受和亲近车辆的关键部件。
在汽车座椅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骨架都有模具直接成型而来,因此也降低了成本,使得流水线作业更加顺畅,不同的零件部件具有相对应的模具,但是这些模具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开裂或者磨损,导致产品的表面出现毛刺、凸起等现象,不利于后续的加工生产,增加了生产的劳动强度,现有的模具修复方法中,多采用在开裂或磨损处进行开槽,通过电镀等技术在该处进行金属粉末填充,成型后同样存在不持久,再次开裂的现象,非常的不实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修复快速、通用性强、持久度高的模具修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模具内腔的形状以及尺寸,建立不同规格的替换嵌块,其中嵌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模具内腔仿形设置。
S2:对待修复模具内腔进行预处理,并测定裂痕或磨损的尺寸;
S3:选取接近嵌块,并在裂痕或磨损处利用钳工磨出对应的钳槽,模具外表面对应钳槽位置进行打孔;
S4:将嵌块压入钳槽,并采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模具进行固定连接,用金属粉末对嵌块与钳槽的缝隙进行填充:
S5:对嵌块以及缝隙进行表面打磨处理。
优化的,步骤S1中,嵌块的材料为硬质合金。
优化的,步骤S1中,嵌块的不同规格的区别在于不同仿形面的形状,以及同仿形面不同的尺寸。
优化的,步骤S2中对模具内腔进行预处理时,先对其进行表面打磨处理,打磨位置范围在裂痕或磨损处的周围10mm-15mm。
优化的,步骤S3中,对钳槽进行加工时,预先在裂痕或磨损处进行划线,采用手工磨机进行打磨,深度与嵌块匹配。
优化的,步骤S4中将嵌块压入钳槽时,采用锤击的方式,在嵌块外表面放置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嵌块的外表面仿形设置。
优化的,步骤S4中,对嵌块与钳槽进行缝隙填充时采用氩焊机,介质为金属粉末,其中氩焊机的焊头设置有除尘喷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能够在模具内腔出现裂痕或磨损时,及时对其进行修复处理,处理过程中替代了简单的金属粉末填充,利用硬质合金嵌块的方式,进行修复,修复的部位硬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再次断裂等情况,同时,加强了嵌块与模具的连接,以及嵌块与嵌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障整体的强度以及持久度,同时应用的设备较少,便于快速及时的进行修复,预先制备嵌块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模具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智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智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