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蚊抗菌织物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1715.6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姚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00 | 分类号: | D06M13/00;D06M15/00;D06M16/00;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蚊抗菌织物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40%的竹纤维与60%的棉纤维混纺制成上述织物,将金银花、黄连、黄芩混合,加入竹炭研磨均匀,随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混合,浓缩得到抗菌液;并将艾草、香叶天竺葵、猪笼草和薄荷利用研磨机研磨成粉状。本发明通过将艾草、香叶天竺葵、猪笼草和薄荷研磨成粉状并提取其中的精华将其与织物混合,可以提高驱蚊防虫效果,而且与抗菌织物相互配合具有较好的驱蚊抗菌性能,更好的抵御外部的蚊虫,该织物制成衣物穿戴后舒适性较高,长时间穿戴内部不易滋生细菌,同时薄荷可以散发薄荷物质,不仅防蚊,还能带来清凉之感,增加了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织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驱蚊抗菌织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绕结和连接是纱线能构成的三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
棉织物具有多孔、疏松,容易吸附各种杂质的特点,是繁殖、寄生细菌的载体,因而成为众多的细菌传播途径中主要的载体之一,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无处不在,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纺织品上滋生的细菌,会以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汗水、脂肪质、皮屑等-为营养,迅速繁殖,这些细菌的存在不仅使织物被沾污、损伤,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且会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脆化降解等,而且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并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国内外纺织行业对抗菌棉织物的研究及应用非常重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问世,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而抗菌织物作为现在常用的面料应用极为广泛,由于抗菌织物在使用时不具有驱蚊功能,且长时间洗涤会造成织物表面皮损,影响抗菌织物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蚊抗菌织物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蚊抗菌织物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40%的竹纤维与60%的棉纤维混纺制成上述织物,将金银花、黄连、黄芩混合,加入竹炭研磨均匀,随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混合,浓缩得到抗菌液;并将艾草、香叶天竺葵、猪笼草和薄荷利用研磨机研磨成粉状,加入PBS缓冲液浸提,浸提液冻干后制得驱蚊提取液;
B、将抗菌液和驱蚊提取液均匀喷洒在织物上,并进行烘干得到预处理织物;
C、将预处理织物放入果胶酶溶液中进行处理后,然后浸渍在驱蚊提取液中处理,取出后烘干,得到驱蚊抗菌织物。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A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60-70wt%,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时间为0.5h-1h。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A中艾草、香叶天竺葵、猪笼草和薄荷在研磨过程中适量添加液氮,收集得到织物处理液。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C中放入果胶酶溶液中进行处理再进行等离子处理,气体采用氮气,处理功率为80~280W,压强为50~60Pa,处理时间为20~30min。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C中驱蚊提取液的容量控制在100ml-260ml,而浸渍后利用烘干机烘干时间控制在1.5h-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