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9949.7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564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 管道 渗水 快速 预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两端分别活动设有一号安装座(2)和二号安装座(3),所述固定座(1)顶部中间活动设有集水板(4);
所述一号安装座(2)包括一号实心座(21)和一号空腔(22),且一号空腔(22)位于一号实心座(21)顶部,所述一号空腔(22)一端设有一号连接口(23),所述一号空腔(22)一侧固定设有通气管(24),所述一号空腔(22)另一端活动设有通水管(25),所述通水管(25)外侧固定设有一号阀门(26)和一号流量表(27),且一号流量表(27)位于一号阀门(26)远离固定座(1)的一侧,所述一号空腔(22)与通气管(24)之间设有止回阀(28);
所述二号安装座(3)包括二号实心座(31)和二号空腔(32),且二号空腔(32)位于二号实心座(31)顶部,所述二号空腔(32)靠近一号安装座(2)的一端设有二号连接口(33),所述二号空腔(32)另一端活动设有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外侧固定设有二号阀门(35)和二号流量表(36),且二号流量表(36)位于二号阀门(35)远离固定座(1)的一侧;
所述集水板(4)顶部中间开设有集水槽(41),所述集水槽(41)两侧均设有弧形疏水垫(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1),且放置槽(11)包括一级凹槽和二级凹槽,所述一级凹槽连通设于二级凹槽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凹槽顶部两端设有安装槽(12),且安装槽(12)水平方向设置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内部滑动设有L形板(13),所述L形板(13)一侧固定设有弹簧(15),且弹簧(15)与安装槽(12)内部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凹槽两端均设有安装通道(14),且安装通道(14)水平方向设置若干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口(23)与二号连接口(33)之间活动设有待测管道(5),且待测管道(5)对应安装槽(12)设置若干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阀门(26)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连接进水泵,所述排水管(34)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连接排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4)一端连接气泵和压力表,所述止回阀(28)开口靠近通气管(24)设置。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供水管道渗水量的快速预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放置管道:取两组长度相同的待测管道(5)并测量其长度,其中一组不带接头,另一组带接头,两组管道并列放置并连接不同的一号安装座(2)和二号安装座(3),管道两端分别与一号连接口(23)和二号连接口(33)密封连接,将一号实心座(21)和二号实心座(31)分别放入两端对应的L形板(13)上方,L形板(13)通过弹簧(15)可沿安装槽(12)内部滑动,以便两端的L形板(13)夹紧管道,一号阀门(26)穿过一端安装通道(14)连通一号空腔(22),排水管(34)穿过另一端安装通道(14)连通二号空腔(32),一号阀门(26)和二号阀门(35)均位于安装通道(14)外侧;
S2:管道通水:开启一号阀门(26)并关闭二号阀门(35),开启进水泵依次通过通水管(25)、一号阀门(26)、一号空腔(22)和一号连接口(23)向管道内通入定量水,通水完毕后关闭一号阀门(26),止回阀(28)可防止水回流至通气管(24)内部,一号流量表(27)可计量通入的水量;
S3:补偿管压:通气管(24)远离一号安装座(2)的一端还连接有压力表,开启气泵通过通气管(24)向一号空腔(22)内部断续通入加压气体,补偿管内压力,注意加压气体为不溶水的气体,保持管内压力在0.09-0.11MPa范围内,期间打开一号阀门(26)补入水,开始进行实验;
S4:排水计算:根据管道长度,实验进行30-60min后,开启二号阀门(35)并保持一号阀门(26)关闭,气泵持续加压,将全部水通过排水管(34)排出,二号流量表(36)计量排出的水量,将数据代入公式:实测渗水量=恒压时间内补入的水量(L)/恒压时间(min)/试验段长度(m),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实测渗水量×24小时×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未经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9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