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及汽车座椅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6119.9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B60R22/48;B60N2/00;G01L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姚朝权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乘员 人体 分类 识别 传感 系统 汽车座椅 | ||
1.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传感模块(1)和电子控制器;
所述传感模块(1)包括:层叠式传感部(2)和设置在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上的至少一个传感点组群(4);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设有层叠体(3);所述层叠体(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第一材料面层(9)、间隔层(10)和第二材料面层(11);所述间隔层(10)设置有多个透孔和至少一个气路沟道(7);所述透孔与所述第一材料面层(9)、所述第二材料面层(11)形成气压传感点(5),且所述气压传感点(5)与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所述气路沟道(7)与所述电子控制器连通;所述传感点组群(4)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气压传感点(5)和至少一个所述气路沟道(7);
所述电子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的第一气压传感器(13);一个所述传感点组群(4)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13);
所述电子控制器配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13)检测的第一气压值Pa并将所述第一气压值Pa与标准设定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并输出乘员人体类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设定值包括第一阈值P1、第二阈值P2、第三阈值P3、第四阈值P4以及第五阈值P5;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P1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无人乘坐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一阈值P1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P2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占用乘坐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二阈值P2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P3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小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三阈值P3且小于所述第四阈值P4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中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四阈值P4且小于所述第五阈值P5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大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等于所述第五阈值P5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重型体重乘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单向空气逆止阀(8);所述单向空气逆止阀(8)一端与所述传感点组群(4)以及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座舱内部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空气逆止阀(8)与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相邻设置、设置在对应的每一个所述传感点组群(4)及其连通的气路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电子控制器的壳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上设置有电子薄膜开关(12),且所述电子薄膜开关(12)通过导线(20)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薄膜开关(12)包括:电子薄膜开关面层(19)和电子薄膜开关底部基层;所述电子薄膜开关面层(19)和所述电子薄膜开关底部基层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导电涂层(15)、导电附属层(16)、电子薄膜开关间隔层(17)、导电附属层(16)以及导电涂层(15);所述电子薄膜开关底部基层为所述第一材料面层(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薄膜开关间隔层(17)与两个所述导电附属层(16)之间形成触点孔洞(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1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