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比较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1790.4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伦文;季玙璠;吴微露;王江;邵豪;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文雄志 |
| 地址: | 23003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辐射源 相似 运动 轨迹 比较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通信和移动感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比较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目标通信辐射源的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所述查询轨迹为已知的历史轨迹数据;提取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时空信息,计算两者的时空相似度;提取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语义标签,并计算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语义相似度;设置两个加权值,分别乘以时空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并求和得到综合相似度;将综合相似度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若大于阈值,则判定所述待比较轨迹判断为查询轨迹的相似轨迹。本发明结合辐射源时空和语义信息,充分利用轨迹携带的信息,找出相似的轨迹,提高相似比较的准确度,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降低,鲁棒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和移动感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比较方法。
背景技术
在GPS、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的辅助下,所有携带有感知设备或定位设备的运动载体带来了海量的轨迹数据。通过对通信辐射源运动轨迹的分析,可以挖掘运动主体或其载体平台的活动规律和移动特征等相关信息。轨迹数据的处理呈现递进式的关系:首先要对获得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轨迹压缩、路网匹配等;其次根据应用和实际需求,借助数据库、数据挖掘领域等技术方法进行轨迹索引、查询;最后,在得到处理好的轨迹数据后,通过异常检测、模式分类、走向和喜好预测等操作,就能够获得有价值的轨迹和运动行为信息,服务于实际应用。
对于静态轨迹数据,若不考虑轨迹数据的时变性,由于轨迹数据是已知的,那么基于历史轨迹数据的全局特征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因此,基于历史轨迹相似性的轨迹分析技术在航海、路网交通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般来说,轨迹数据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时空序列性,现有的运动轨迹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直接对时空数据如距离、方向、速度等进行处理、分析;另一类是对轨迹数据进行延伸,从不同的粒度、层面和视角分析丰富的轨迹数据,以此对轨迹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展开更全面的分析、理解。
移动对象轨迹的产生多具有主观性,使得轨迹同时携带时空信息和语义信息。时空信息主要是指轨迹序列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如现下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到的经纬度数据。语义信息相比之下就更为丰富,如轨迹的方向、加减速等行为,轨迹所经过的地区,移动对象的移动偏好,定位接收器参数等,都可以作为轨迹的语义信息来分。显而易见,借鉴多粒度、多角度的运动轨迹分析方法,在先验信息充足或信息获取技术手段成熟的条件下,同时关注时空轨迹和语义轨迹,挖掘相似的运动轨迹,能够为我们对轨迹群运动模式分类识别以及挖掘、发现海量运动轨迹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提供更好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结合时空和语义信息的通信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分析方法,将时空轨迹和语义轨迹相结合,分析比较相似的辐射源运动轨迹。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的比较和分析,一方面能够为轨迹分类,轨迹群运动模式识别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后续异常检测、行为认知决策的辅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辐射源相似运动轨迹比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通信辐射源的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所述查询轨迹为已知的历史轨迹数据;
提取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时空信息,计算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时空相似度;所述轨迹的时空信息包括经纬度和采样时间;
提取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语义标签,对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语义标签进行匹配,并计算查询轨迹和待比较轨迹的语义相似度;所述轨迹的语义标签包括信号特征参数和地理热点地区;
设置两个加权值,分别乘以时空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并求和得到综合相似度;
将综合相似度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若大于阈值,则判定所述待比较轨迹判断为查询轨迹的相似轨迹,输出待比较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时空相似度的计算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