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执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8430.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波;田贺锁;王立鹏;关博;王友好;张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B34/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手术 机器人 执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执行装置,用于对介入手术所用的导管/导丝进行捻旋推进,包括:底座;夹持部,安装于底座上,包括安装座、夹持电机、凸轮、小滑轨、压合块、压合弹簧以及固定块,当凸轮转动时推动压合块沿小滑轨移动,使压合块远离固定块,进而使得压合弹簧推动压合块沿小滑轨向固定块运动并将导管/导丝压紧;递送部,安装于底座上,包括递送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直线滑轨;以及捻旋部,滑动连接于递送部上,包括滑动座、捻旋组件、夹紧组件。本发明具备递送、捻旋、夹持功能,可在手术中对导丝/导管进行持续的前后递送,并且在进行递送的同时可进行捻旋操作,使导丝/导管更精确更方便地进入目的血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且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手段之一是采用导管/导丝递送置入物来疏通血管。传统的微创血管手术主要通过技术熟练的医生在X射线影像或其他灰度图像的监控和引导下,利用手工完成导管、导管/导丝、微导管和气囊等手术器械的插入工作。但是,由于现有的导管前端的弯曲半径固定,以及人体内血管存在弯曲狭长、不规则、分支多等特征,医生在进行插入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且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身体疲劳和手工操作不稳定等因素均会影响手术质量。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微创血管介入手术领域,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也作为新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要包括成像模块、操作模块、执行模块和控制系统等。其主要工作过程为:医生在成像模块的帮助下通过对操作模块的操作,使执行模块按照医生的指令对微导管/导丝执行递送和旋捻的动作。控制系统收集并转化各模块的信号,并在各模块之间进行传输。
执行装置一般需具备递送、捻旋、夹持功能,而且还需设置传感器,把执行时行进的位移和受到的力反馈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将信号处理后反馈到操作模块。
使用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可以使操作更加精准、手术时间缩短,同时也可避免医生因穿着沉重的铅衣而造成身体疲劳及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执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充电口总成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