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及图像重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38422.4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衡;马建文;罗劭娟;陈梅云;赵艮平;程良伦;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G06T7/33;G06T7/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小红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镜 阵列 光谱 成像 系统 图像 重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面阵CCD探测器、微透镜阵列与线性渐变滤光片;
所述面阵CCD探测器、所述微透镜阵列与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依次沿光路设置,以使得入射光线依次通过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所述微透镜阵列直至所述面阵CCD探测器;
其中,所述面阵CCD探测器的靶面中心设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点处,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在相对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预设距离d处设置,并按照顺时针旋转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以使得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相对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倾斜设置,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与所述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尺寸一致;
所述计算模块与所述面阵CCD探测器连接,用于基于预存的最大后验估计图像重建算法对所述面阵CCD探测器拍摄的被测目标物的图像进行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共面的多个微透镜,多个所述微透镜均匀分布,所述微透镜为球面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折射率n为1.52mm,所述微透镜的直径D为2.3mm,相邻的所述微透镜之间的间距l为0.06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f为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在相对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预设距离d为0.5mm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相对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夹角为7.125°。
7.一种图像重建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被测目标物的出射光线入射至线性渐变滤光片,并通过所述线性渐变滤光片将所述出射光线分割成不同波段的光线;
S2:不同波段的光线倾斜入射至微透镜阵列的各个微透镜中,所述微透镜阵列为m×n阵列,之后,各个所述微透镜入射的光线在面阵CCD探测器的靶面上成像并形成m×n个被测目标物的图像;
S3:通过计算模块基于预存的最大后验估计图像重建算法对所述面阵CCD探测器获取的被测目标物的图像进行重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将所述面阵CCD探测器获取的m×n个被测目标物的图像进行分割成相应的子图像,每个子图像记为Si,可得到m×n个子图像。由此可以得到子图像序列S,记为
S=[S1,S2,...,Si,...,Sm*n];
S302:选取所述子图像序列S的最中间位置的任一所述子图像设为目标图像Sf,并将其它的所述子图像与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后的新的子图像序列Q为Q=[Q1,Q2,...,Qi,Qf,...,Qm*n],其中,Qi为所述子图像序列S中的第i个配准后的子图像Si,Qf为目标图像Sf;
S303:通过子图像序列Q,建立数学模型为,
将上式化简得到Z=HX+N,其中,Z=QT,Z是重建后的子图像,H是图像变换矩阵,X是待重建图像,N是噪声向量;
S304:通过最优化X与Z之间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来获取目标图像,具体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M-1与E为自相关矩阵,T是矩阵的转置;
对上式进行迭代计算,可以得到即获得所述待测目标物的重建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4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