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3268.1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翠;淡红军;盛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04 | 分类号: | B22F3/04;B22F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粉末 压制 成型 气动 脱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间隔设置有模具芯棒夹紧机构和立柱,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上下移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连接有位于模具芯棒夹紧机构上方的模具外壳夹紧机构。本发明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通过模具芯棒夹紧机构和模具外壳夹紧机构分别夹紧模具芯棒和模具外壳,气缸驱动行走机构向上移动脱去模具外壳,从而轻松使模具芯棒和模具外壳匀速分离,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整个脱模过程速度和力量均匀,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制成型产品脱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等静压金属粉末压制成型产品脱模过程多采用人工操作脱模,依靠人力实现模具外壳和模具芯棒分离,其缺点在于:
1.人工长时间工作会出现体力不支,不能长时间工作;
2.人工操作模具外壳出模无法保证外壳上下同心运动,造成产品破损或损伤;
3.人工操作过程中施力不均匀,模具外壳不能匀速脱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利用气缸的操作便捷、速度快且可控,保证了整个脱模过程速度和力量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间隔设置有模具芯棒夹紧机构和立柱,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上下移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连接有位于模具芯棒夹紧机构上方的模具外壳夹紧机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模具芯棒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一端沿轴向设置有一对第一牙口板,靠近第一气缸的第一牙口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远离第一气缸的第一牙口板与底板固定,一对第一牙口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锯齿形的容置口。
第一气缸通过管道连通有气动脚踏阀。
行走机构包括套设于立柱上的滑套,滑套的一侧连接有水平的行走板,行走板的底部下方设置有输出轴朝上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底端与底板固定,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行走板固定。
第三气缸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上电连接有位于立柱顶端的第二自锁开关。
立柱的侧壁固定有竖直的齿条,滑套的内壁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模具外壳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行走板上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一端沿轴向设置有一对第二牙口板,靠近第二气缸的第二牙口板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远离第二气缸的第二牙口板与行走板固定,一对第二牙口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锯齿形的容置口。
第二气缸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上电连接有位于立柱顶端的第一自锁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通过模具芯棒夹紧机构和模具外壳夹紧机构分别夹紧模具芯棒和模具外壳,气缸驱动行走机构向上移动脱去模具外壳,从而轻松使模具芯棒和模具外壳匀速分离,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整个脱模过程速度和力量均匀,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金属粉末压制成型滤芯的气动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柱,3.第一气缸,4.第一牙口板,5.气动脚踏阀,6.滑套,7.行走板,8.第三气缸,9.第二自锁开关,10.齿条,11.第二气缸,12.第二牙口板,13.第一自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