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31359.1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赵帅;赵伟;李素丽;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唐路阳;臧建明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上的碳纤维-含锂金属复合结构;
所述碳纤维-含锂金属复合结构包括质量比为1-18:6的三维骨架以及填充于骨架空隙的含锂金属;
所述三维骨架包括质量比为60-80:10-30:1-5:0-5的碳纤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增韧剂;
所述三维骨架是将直径为0.1-0.8mm的丝材通过熔融沉积技术在所述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上3D打印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骨架为柱状结构和/或三维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是将金属锂与集流体金属复合得到的,其中,所述复合的方法选自冷压、热压、熔融刮涂、脉冲激光沉积、原子沉积和真空蒸镀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金属选自金属锂或锂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锂选自熔融金属锂、锂粉和锂带中的一种,所述锂合金包括Li-In合金、Li-Al合金、Li-Sn合金、Li-Mg合金和Li-Ge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金属选自金属锂或锂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锂选自熔融金属锂、锂粉和锂带中的一种,所述锂合金包括Li-In合金、Li-Al合金、Li-Sn合金、Li-Mg合金和Li-Ge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选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氧化乙烯、聚乳酸、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己内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热塑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增韧剂选自环状酸酐型、环氧型和恶唑啉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和/或
所述集流体金属为铜。
7.一种复合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质量比为60-80:10-30:1-5:0-5的碳纤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增韧剂预处理后制备成丝材;
在集流体上复合金属锂,得到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
在所述集流体金属-金属锂复合基底上通过熔融沉积技术进行3D打印得到三维骨架;
用含锂金属填充所述三维骨架空隙,并加压成型制备碳纤维-含锂金属复合结构,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极片,其中,所述三维骨架与所述含锂金属质量比为1-18: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具体为:将所述碳纤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增韧剂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并搅拌进行均质处理,然后去除所述有机溶剂并粉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流体上复合金属锂的方法选自冷压、热压、熔融刮涂、脉冲激光沉积、原子沉积和真空蒸镀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0.一种锂离子电池,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3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集中还田深沃耕作层的方法
- 下一篇:尾矿库初期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