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的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29689.7 申请日: 2020-07-27
公开(公告)号: CN111852485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1
发明(设计)人: 夏润禾;许前顺;肖飞;朱增耀;杨箭亮;吴洪群;王丽华;杨梁福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D9/00 分类号: E21D9/00;E21D9/06;E21D11/10;C04B28/00;C04B28/26
代理公司: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代理人: 王伟超
地址: 710065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软弱 地层 盾构 隧道 敏感 建筑群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浅埋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步骤二:地层复合式预注浆加固处理;

采用地面分层注浆和盾构机超前注浆两种复合深层注浆方法,对敏感建筑物周围下方布设斜向的注浆加固孔,并向注浆加固孔内注浆加固;

步骤三:在非下穿段进行施工试验;

在非下穿段进行施工试验,获取沉降监测数据和盾构机掘进参数数据并分析,据分析结果修正注浆加固参数;

步骤四:盾构机穿越敏感建筑群:

根据步骤三获取的数据及注浆加固参数的修正结果,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在下穿前及下穿过程中进行控制沉降风险施工;在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采用克泥效工艺辅助控制盾构机姿态;直至完成盾构;

所述的步骤二地层复合式预注浆加固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第一步,地面(2)分层注浆:

先在敏感建筑物四周2米外地表上,打设斜向注浆孔,注浆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45°≤α≤60°,注浆孔间距0.5m×0.5m,梅花形布置2排;注浆管采用钢制袖阀管(3),管长5.5米,钻孔直径φ50mm,注浆管管径为φ42mm;单孔有效扩散直径为1m;注浆浆液是由水泥浆和水玻璃浆组成的双液浆,其中的水泥浆是由水和水泥按照重量比为0.8~1:1配置而成,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按照1:0.5的重量比例注入;

第二步,盾构超前注浆施工

盾构超前注浆(10)的注浆浆液采用超细水泥与水玻璃配成双液浆,先将超细水泥与水配成A液,浆液配比是1:1,再A液与浓度为35~40Be水玻璃按照1:0.5的比例混合制成浆液;连接并调试好超前钻注一体机,按照超前注浆孔深9-10米范围,注浆压力为0.8~1.5MPa,对盾构机的前端预留的钻注浆孔内注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施工准备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针对盾构隧道设计线路经过地面(2)上的不可拆除、不可移动的敏感建筑群,确定盾构隧道下穿地表敏感建筑物的特征、规模、结构和地基处理形式;加密地质探孔确定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物的施工地质情况;

第二步,在盾构隧道区域上方的地表沿隧道轴线设置多个第一沉降观测点,在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的地表建筑物设置多个观测断面,所述观测断面上设置多个第二沉降观测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超前注浆施工的方法为:采用在盾构机前端设置钻注浆孔,盾构机前盾拱部180°范围内设置8个超前预注浆孔,注浆孔环向间距不大于1.2m,注浆孔角度不大于10°,注浆孔距离刀盘(11)间距不大于3 m,浆液扩散半径1.0m,每次注浆范围为刀盘(11)前方9~10m;钻注过程中利用止浆塞和防喷装置防止泥浆和注浆材料渗漏;单孔注浆压力0.8~1.5MP,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维持5 min以上结束该孔注浆;单孔注浆量估算采用

Q=πR2Hnα(1+β),

式中:

Q—单孔注浆量;

R—浆液扩散半径;

H—超前注浆加固深度;

n—黏土孔隙率;

α—地层填充率;

β—浆液损失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敏感建筑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在非下穿段进行施工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盾构机即将下穿敏感建筑物前30环处,选取设置一试验段,地面(2)堆载沙袋模拟房屋荷载,记录包括推进土压及出土量、盾构机推进速度、刀盘(11)转速及扭矩、盾构机的纠偏量、管片数据及注浆速度在内的盾构机掘进参数数据;包括地面建筑物沉降值和隧道变形沉降值的沉降监测数据;

第二步,对第一步记录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修正注浆加固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6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