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直连链路、无线局域网帧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5967.1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桑燃;潘淳;季晨荷;王云贵;江兴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直连链路 无线 局域网 发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直连链路、无线局域网帧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属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和第二多链路设备的设备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和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条直连链路,所述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连接属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中的一个站点和属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一个站点。本申请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直连链路、无线局域网帧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不同站点(station,STA)连接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体系。
在WLAN系统中,各STA包括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和物理层(physical,PHY)实体。STA可以是接入点(AP)或非AP(non-AP)STA。对于任意两个非AP STA,为了便于说明称该两个非AP STA分别为第一STA和第二STA,通过第一STA包括的一个MAC实体和PHY实体,以及第二STA包括的一个MAC实体和PHY实体,可以在第一STA和第二STA之间建立一条直连链路。第一STA和第二STA可以通过该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随着WLAN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增加,第一STA和第二STA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已无法满足传输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直连链路、无线局域网帧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吞吐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直连链路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和第二多链路设备的设备信息,建立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条直连链路,该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连接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中的一个站点和属于第二多链路设备的一个站点。如此实现在两个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两个多链路设备之间可使用该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传输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包括该多个站点中每个站点的标识和能力信息,从而可以基于该多个站点的标识和能力信息,可以将第一多链路设备的站点与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站点进行配对,在配对的两个站点之间建立直连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两端站点的能力相对应,这样可以保证该两端站点能够成功建立一条直连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直连链路发现请求消息,该直连链路发现请求消息包括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和第二多链路设备的地址。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直连链路发现响应消息。由于直连链路发现请求消息包括多个站点的参数,从而支持了在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至少一条直连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直连链路配置请求消息,直连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包括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和第二多链路设备的地址。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直连链路配置响应消息,直连链路配置响应消息包括同意建立直连链路指示和该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两端站点的对应关系。由于直连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包括属于第一多链路设备的多个站点的参数,以及,直连链路配置响应消息包括该至少一条直连链路中的每条直连链路两端站点的对应关系,从而支持了在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至少一条直连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直连链路配置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站点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5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鞋面清洁的电动刷具
- 下一篇:固废垃圾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