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3720.6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牛丽霞;刘林;刘建伟;孙婧;刘晨晖;杨滨;纪健健;田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冰凌 防治 方法 | ||
1.一种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安装河道冰凌防治装置:在河堤(A)上选择取水池(D)的位置,在两岸的河堤(A)上间隔设置多组取水池(D),将过滤砂管与取水池(D)连通,并在取水池(D)内安装保温防腐橡胶(4)用于保温,并安装保温防腐橡胶(4)用于支撑取水池(D)的内壁;然后,在取水池(D)的顶部安装引水管固定板(8),将取水池(D)盖住保温,且固定扶正引水管(7),所述引水管(7)的顶部连接分水管汇(9),分水管汇(9)的一侧通过冰层加水阀(11)连接冰层加厚输水管(10),通过冰层加厚输水管(10)将河水输送到在河道上的冰层(G)的外边缘处,另一侧通过灌溉分水阀(12)连接灌溉输水管(13),灌溉输水管(13)的末端连接到灌溉配水罐(14),灌溉配水罐(14)的底部安装灌溉输送泵(15),通过输水灌溉管(16)远距离输送;
第二,使用河道冰凌防治装置加厚河道冰层:
当气温降至零下时,确定河道的冰层(G)开始形成后,可以在两个边缘处实施加厚工作,先关闭灌溉分水阀(12),打开冰层加水阀(11),启动河水抽吸泵(6),这样,取水池(D)内的水便会源源不断的通过河水抽吸泵(6)抽吸,经过引水管(7)、分水管汇(9)、冰层加厚输水管(10)到冰层(G)的边缘处,由于气温低于零度,抽出的水会在冰层(G)的边缘处变成冰,这样,实现河道的冰层(G)的两个边加厚,截面形成凹字形结构;
第三、使用河道冰凌防治装置灌溉时:
在气温在零上时,需要启动灌溉系统时,可打开灌溉分水阀(12),关闭冰层加水阀(11),启动河水抽吸泵(6),这样,取水池(D)内的水便会源源不断的通过河水抽吸泵(6)抽吸,经过引水管(7)、分水管汇(9)、灌溉输水管(13)输送至灌溉配水罐(14),再通过灌溉配水罐(14)底部的灌溉输送泵(15)输送到待灌溉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提到的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灌溉时,可根据情况向灌溉配水罐(14)内加入硫酸铵,通过溶质添加斗(14.2)添加硫酸铵,再通过罐体(14.3)内的搅拌机(14.1)搅拌,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且有利于农业生产,适用于待灌溉区域的土质为碱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提到的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灌溉时,可根据情况向灌溉配水罐(14)内加入碳酰胺或碳酸氢铵,通过溶质添加斗(14.2)添加碳酰胺或碳酸氢铵,再通过罐体(14.3)内的搅拌机(14.1)搅拌,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且有利于农业生产,适用于待灌溉区域的土质趋于中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提到的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灌溉配水罐(14)通过底部的灌溉输送泵(15)将河水输送到高处的山坡,通过在山坡安装冰山塑形结冰辅助装置(17),水通过纵向主管(17.2)上依次通过横向连通管(17.9)连接多个直径不同的环形的冰型塑造管,河水沿着冰型塑造管的上侧分布有的多个滴水孔(17.8)流出,从而形成由下往上依次结冰,最终,以冰山的形式固定在高处的山坡,等待天气转暖后慢慢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提到的河道冰凌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凌汛期,可根据气候与天气做出预报,实现调水功能,使河流安全渡过凌汛期,具体是:关闭冰层加水阀(11),开启灌溉分水阀(12),经过引水管(7)、分水管汇(9)、灌溉输水管(13)输送至灌溉配水罐(14),再通过灌溉配水罐(14)底部的灌溉输送泵(15)输送到待灌溉的区域,大量的河水被用于土地的灌溉,使河道的水位得到下降,降低了下游凌汛期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