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11390.9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程蓬;吴拥政;何杰;陈金宇;郝登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7/00;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无煤柱沿空留墙 开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包括:在第一回采工作面上与第二回采工作面相邻的一侧掘进第一巷道,在第一巷道靠近第二回采工作面的一侧安装预制混凝土墙体;在深部岩层里钻设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泄压抽放孔,多个泄压抽放孔分别形成横向裂隙通路和/或纵向裂隙通路;通过多个泄压抽放孔抽采瓦斯,对第一回采工作面上的煤矿进行开采。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避免了二次整巷难度大,进度慢,危险性高等问题,同时通过在深部岩层布置高低位卸压抽放孔,通过人工预制裂纹,回采工作面的顶板垮落从原有的无序状态优化为沿着预制裂纹方向断裂,减小了回采的动压破坏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属于无煤柱开采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难题,常用沿空留巷方法是在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预制混凝土墙体,回采和预制混凝土墙体同步进行。
采用常用沿空留巷方案后混凝土墙体变形严重,同时预制混凝土工艺复杂,工序多、速度慢,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在上一个工作面完成回采后,进行下一个工作面回采作业时,巷道二次复用,需要二次返修,工程量大,影响巷道的二次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沿空留巷方案容易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包括:
在第一回采工作面上与第二回采工作面相邻的一侧掘进第一巷道,在所述第一巷道靠近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的一侧安装预制混凝土墙体;
在深部岩层里钻设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泄压抽放孔,多个所述泄压抽放孔分别形成横向裂隙通路和/或纵向裂隙通路;
通过多个所述泄压抽放孔抽采瓦斯,对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上的煤矿进行开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与所述第一巷道相对应的浅部岩层内安装第一锚杆,在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里安装第一锚索支护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煤矿无煤柱沿空留墙开采方法还包括:
待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形成稳定采空区域后,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靠近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的一侧掘进第二巷道;
通过多个所述泄压抽放孔抽采瓦斯,对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上的煤矿进行开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与所述第二巷道相对应的浅部岩层内安装第二锚杆,在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里安装第二锚索支护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三个所述泄压抽放孔呈等腰三角形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由上至下的三个所述泄压抽放孔分别形成相交的横向裂隙通路和纵向裂隙通路、横向裂隙通路以及相交的横向裂隙通路和纵向裂隙通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相连接的底座和基体,所述底座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基体的投影面积,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包覆有金属网,在所述基体上贯穿安装有对拉锚杆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巷道的顶板之间安装有柔性抗压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与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之间安装有竖置的单体液压支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与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8~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连茶叶揉捻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体腰背部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