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少齿差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7593.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坚;段悠扬;俞俊海;房卫东;王龙;张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10;H02K7/00;H02K5/173;H02K5/16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少齿差 减速器 电机 一体化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齿差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电机、壳体和输出轴,壳体与输出轴转动连接;壳体的内部为中空的容纳腔,电机输出轴伸入容纳腔内并通过减速机构联动输出轴;电机输出轴靠近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凸轮轴,减速机构包括套设在凸轮轴上的滚针轴承、套设在滚针轴承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安装在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组件;壳体的内壁具有内齿圈,主动齿轮与内齿圈形成少差齿的啮合。本发明通过将电机输出轴与凸轮轴设计为一体连接的结构,提高传动稳定性和效率,同时也使空间紧凑;主动齿轮与输出轴通过传动钢球进行传动,使得输出端可以直接承受径向力,结构精简,零件更少,零件加工精度更易控制,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少齿差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通常都是和电机配套使用,在各个领域都会涉及,主要通过减速器和电机的配合去完成预先设定的动作,尤其是目前AGV仓储机器人、机器人手臂等领域对减速器和电机的组合空间有诸多的挑战。
目前减速器和电机都是单独个体,然后通过预留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占用了太大的空间,在当前AGV、机器人手臂等对空间要求极其严格的领域,传统的结构已经无法适用,在不同部位所需减速器的种类不一样,也导致与电机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这一点会造成品类多样,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少齿差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装置,本装置可以替代行星、平行减速器的作用,同时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使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少齿差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电机、壳体和输出轴,所述壳体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为中空的容纳腔,电机输出轴伸入容纳腔内并通过减速机构联动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靠近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凸轮轴,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套设在凸轮轴上的滚针轴承、套设在滚针轴承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安装在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壁具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齿数大于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圈形成少差齿的啮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别开设在主动齿轮和输出轴相对端面上的第一滚珠槽组和第二滚珠槽组,以及位于由第一滚珠槽组和第二滚珠槽组拼接形成的空间内的传动钢球;所述第一滚珠槽组包括均匀布置的多个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二滚珠槽组包括均匀布置的多个第二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与第二滚珠槽的结构相同且数量相等;所述第二滚珠槽包括中部的间隙部和对称分布在间隙部两侧的半球形弧形部,所述第一滚珠槽与第二滚珠槽垂直相对拼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的数量为八个,所述传动钢球的数量为八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轴靠近壳体的一端的周侧开设有第一环状容纳槽,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状容纳槽适配的第二环状容纳槽;所述第一环状容纳槽和第二环状容纳槽拼接形成的空间内放置有滚动钢球;所述壳体与输出轴通过滚动钢球转动连接。滚动钢球充当回转轴承,结构简单且转动稳定可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状容纳槽、第二环状容纳槽的纵截面为V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环状容纳槽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滚动钢球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安装孔内连接有用于堵塞安装孔的内螺纹圆柱销和堵头。组装时,通过安装孔将滚动钢球放入第一环状容纳槽和第二环状容纳槽拼接形成的空间内,然后通过堵头和内螺纹圆柱销进行封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轮轴与电机输出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轴靠近壳体的一端的周侧还开设有第二环状容纳槽,所述第二环状容纳槽内放置有格莱圈。格莱圈在输出轴与壳体之间起到密封作用,提高装置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坑边坡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棚农业种植浇灌灌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