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面料的染色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5224.4 | 申请日: | 202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夏杏珍;孙恒华;徐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恒纶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3/54;D06P1/00;D06P1/649;D06P1/6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宋佳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对坯布进行前处理,依次进行碱减量处理、水洗、烘干;2)再将处理好的坯布进行染色,染色时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分以重量份计为:水320‑350份、高温匀染剂50‑60份、醋酸5‑10份、分散染料30‑40份、氨丙基月桂基谷氨酰胺10‑12份、润湿剂10‑20份、磺基琥珀酸三钠3‑5份;先快速升温至90℃,再缓慢升温至110‑130℃,维持温度在110‑130℃时染色10‑30min;3)将染色后的坯布洗涤15‑30min,然后进行脱水、烘干处理;4)将烘干的坯布通过定型机定型处理后即为染色完成的面料。本发明提供的染色工艺,大大降低工艺流程时间,节约成本,提高面料的强度和颜色的统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由于涤纶织造而成的涤纶面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佳的特点,而应用广泛。涤纶面料生产过程中染色是不可缺少的工艺,现有的涤纶面料染色存在工艺流程长、染色效果不佳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面料的染色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坯布进行前处理,依次进行碱减量处理、水洗、烘干;
S2:再将S1中处理好的坯布进行染色,染色时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分以重量份计为:水320-350份、高温匀染剂50-60份、醋酸5-10份、分散染料30-40份、氨丙基月桂基谷氨酰胺10-12份、润湿剂10-20份、磺基琥珀酸三钠3-5份;先快速升温至90℃,再缓慢升温至110-130℃,维持温度在110-130℃时染色10-30min;
S3:将S2中染色后的坯布洗涤15-30min,然后进行脱水、烘干处理;
S4:将S3中烘干的坯布通过定型机定型处理后即为染色完成的面料。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染色处理为连续染色处理两次。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染色温度维持在120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缓慢升温至110-130℃的升温速度为2-3℃/min。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坯布洗涤时间为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染色工艺,相比于传统染色工艺只需进行两次染色即可达到传统三次染色的效果,节约了染色工艺流程时间,降低了成本,此外相比以往的染色工艺,染色效果更好,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恒纶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恒纶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