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TCF3-HLF融合基因的引物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1011.4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允章;陈雪青;王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徐关寿 |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tcf3 hlf 融合 基因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筛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相关融合基因TCF3‑HLF的引物和方法,包括一对筛查TCF3‑HLF融合是否发生的引物和一对进一步确认TCF3和HLF两个基因融合方式的引物。本发明所述引物和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是临床融合基因筛查的可靠方法。实现了精确分层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核酸检测的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检测TCF3-HLF融合基因的检测。
背景技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所有的白血病人中约占20%,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在不同的分化阶段发生分化障碍、凋亡阻滞以及恶性增殖而发生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异质性恶性肿瘤。该病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其中,染色体异常被用作诊断、判断预后及有预示价值的生物学指标,为疾病的分型、疾病发展及对治药物的反应提供重要信息。
TCF3-HLF是由致白血病易位t(17;19)(q22;p13)产生的嵌合型融合蛋白,包含与一部分融合的基本亮氨酸拉链(bZIP)蛋白和HLF的DNA结合形成蛋白二聚结构域以及具有转录激活特性的TCF3蛋白。TCF3-HLF形成的融合基因通过保守的信号级联来实现其转化和抗凋亡功能。这些是由于正常的TCF3功能受损以及通过HLF bZip DNA结合和二聚化结构域触发的生存途径激活引起的,该病在前体B细胞(pre-B)ALL患者中发生率在0.5%至1%之间,大多数患者是较大的儿童或青少年。多人在诊断中表现出一种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凝血异常,高钙血症也相对常见,但通常在表现出标准ALL的儿童患者中很少见。免疫表型上,与t(17;19)相关的白血病细胞通常是“常见的”B细胞前体,没有细胞质免疫球蛋白重链表达。
TCF3-HLF融合包括TCF3的C末端(包括bHLH结构域)丢失并被C末端取代HLF的一部分,其中包含bZIP域以创建嵌合蛋白TCF3-HLF。最新的研究表明TCF3-HLF融合有三种机制可维持TCF3-HLF mRNA融合点的阅读框:在I型易位中,TCF3的外显子16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中间插入了TCF3内含子13的片段;II型是TCF3的外显子15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Ⅲ型是TCF3的外显子14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I型与II型是与HLF产生的融合位点相同,Ⅲ型与HLF产生的融合位点与前2中异位有所区别,但体外实验显示三种融合具有相同的DNA结合及转录调节活性。
研究表明TCF3-HLF阳性ALL患者呈现高度恶性易发生多药耐药,早期复发率极高,预后极差,致死率极高,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来看,几乎没有长期生存的案例。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症状缓解,但在短时间内病情就会发生恶化,即使进行干细胞移植也难以救治。因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TCF3-HLF融合进行早期检测十分重要,需早期识别,进行精确分层治疗。
TCF3-HLF主要见于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全部B系ALL中发生率在0.5%-1%之间,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高钙血症是该病发生的典型症状。通常来说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检测遗传学异常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受到标本质量、显带质量、检测者水平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染色体核型分析很难识别微小的染色体异。PCR检测的灵敏性明显高于常规的染色体分析,因此近年来使用PCR方法检测TCF3-HLF融合基因突变发展迅速。
发明内容
TCF3-HLF融合经常发生在TCF3的外显子14或15或16和HLF的外显子4上,即发生TCF3的外显子14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TCF3的外显子15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和TCF3的外显子16与HLF的外显子4融合。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对筛查TCF3-HLF融合是否发生的引物,包括
TCF3-10F:ACCAGCACGAGCGTATGG
TCF3-16R:ACTGTAGGAGTCGGGAGG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