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9485.5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培 |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33/10;A23L29/00;A23P10/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余红 |
| 地址: | 242074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视力 保健食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由决明子、木瓜、橘皮、香橼、枸杞、菊花、龙眼肉提取物、酸枣仁提取物、双花提取物、石斛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黄精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葡萄皮提取物等原料混合包埋造粒得到。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所得产品为颗粒型包装便于运输、保存,提高了保健食品的质量稳定性,服用时可冲泡随水饮用,方便服用,改善服用者的口感体验,且广泛适用于学生人群,中青年人群,及老年人群的视力改善,具有适用人群广的特点,具有较大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视频终端的普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高,视觉的使用越来越超负荷,人们的视力问题也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在学生族群中,近视、弱视、散光、视疲劳等视力问题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原因主要有长时间过度用眼、长期近距离学习、阅读姿势不良、电脑屏幕亮度不合适、环境光线太暗或太亮等。尤其是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往往在学校学习8-9小时以后,晚上回家还要伏案学习很长时间。这种学习常常是近距离、持续性的,对于眼睛的保健十分不利。
另外IT从业人员、文字工作者、办公室人群等长时间用眼的人,在眼睛过度、持久注视,或连续近距离用眼,会出现一时性视功能减退或一系列眼部不适,从而引发视疲劳。尤其近距离工作时,远达不到“舒适和持久”的用眼状态,严重者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关的保健产品种类繁多,大多为多种植物药用成分的混搭,通过外敷或内服使用,由于其功效成分大多为植物提取物,而这类成分与原料植物组织分离而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则很难稳定下来。外界环境中的光照、温度、碱性条件以及氧气或酶的存在,以及包括加工条件的影响,甚至经人体口腔的消化处理后,都有可能造成其中功效成分的水解或开环降解,令生物活性遭到破坏,降低了产品的保健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视力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作为原料的决明子、木瓜、橘皮、香橼、枸杞、菊花、龙眼肉提取物、酸枣仁提取物、双花提取物、石斛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黄精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葡萄皮提取物,分别加水浸提三次,并分别将三次浸提液混合过滤,制得各原料水提液;
(2)将各原料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浸膏,然后将所述浸膏于60-80℃下干燥20-30分钟,制得各原料提取物;
(3)称取以下重量份的所述各原料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30-50份、木瓜提取物10-20份、橘皮提取物10-15份、香橼提取物10-15份、枸杞提取物20-30份、菊花提取物5-10份、龙眼肉提取物1-5份、酸枣仁提取物1-5份、双花提取物1-5份、石斛提取物1-5份、肉苁蓉提取物1-5份、黄精提取物1-5份、茯苓提取物1-5份、葡萄皮提取物1-5份;
(4)将称取好的上述原料提取物混合加入到2-2.5倍质量的油相中,于6000-10000转/分钟均质10-20分钟,得到W/O油包水乳液1,再将乳液1加入到3-4倍质量的外水相溶液中,以4000-6000转/分钟均质5-10分钟,之后于450-550bar压力下通过微流化器,得到W/O/W复乳液备用;
(5)取乳清蛋白溶于水中配成2g/L的溶液,以450-550转/分钟搅拌2小时,调节pH值为中性,再升温至75-85℃,以4000-6000转/分钟离心30-60分钟后收集上清液,将此上清液与上述W/O/W复乳液按体积比(3-5):1混匀,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钙,完成后搅拌并超声分散均匀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培,未经李俊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