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系统及共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88008.7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罗聪;陈炳洪;张华龙;时洋;吕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气象台(南海海洋气象预报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61;G06F8/70;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预报 工具 平台 系统 共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气象预报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及共享方法,对已有的精细化预报制作平台进行改造,抽象基础预报数据和二次开发接口,使得其支持二次开发,实现人人参与、预报众创的目标;开发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实现智能预报工具的在线管理,提供智能订正工具监控、管理与评价,开发者的统计与管理、开发资源和帮助等功能,并从使用指数、技术难度、下载次数、点赞次数、评论情况等维度计算综合指数,为预报员应用智能工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为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提供技术交流支持。本发明提供了可视化参数面板的智能订正工具,便于针对不同的天气类型进行订正参数的快速调整和应用,并以插件化的方式实现预报工具的自由组合和序列化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预报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系统及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气预报发展至今,已经发展为以高性能计算的模式预报为基础, 预报员基于多年积累的预报经验和思路进行人工订正,最后面向用户发布高分 辨率的精细化网格预报。为了实现网格气象预报的交互订正与制作,目前行业 内已研发了众多不同特色的精细化网格预报制作平台。
然而,这些平台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不能满足预报员众创参与 技术研发并进行成果共享共用”。具体表现为:1)行业内现有的网格预报制作 平台提供了常用的预报编辑功能,但通常不支持预报员二次开发,因为对于个 性化的编辑订正需求,通常只能依托原来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再开发。2)预报 员凭借积累的预报经验进行主观订正,但预报员之间由于经验积累的差异,使 得订正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个预报员也因为主观操作的不可精准 重复性,使得同样的预报思路却带来订正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应该将预报经 验凝练成智能化的预报订正工具,以自定义插件的方式安装并集成预报制作平 台中,以此实现预报经验的共建、共享和共用。
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气象的精细化预报服务需求,提供更为准 确、要素更为多样化的天气预报产品,2017年起,各气象部门全面推行精细化 网格预报业务,经过2年多的业务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字网格预报已 经初步代替了传统的站点预报。为了实现网格气象预报的交互订正与制作,目 前行业内已研发了众多不同特色的精细化网格预报制作平台。但由于现有精细 化网格预报制作平台的框架设计对二次开发支持不足,使得预报技术主要依赖 于极少数的研发人员,众多有宝贵预报经验的技术员参与度明显偏低,技术成 果也无法方便快捷地实现共享共用。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行业内现有的网格预报制作平台提供了常用的预报编辑功能,但通常 不支持预报员二次开发,因为对于个性化的编辑订正需求,通常只能依托原来 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再开发。
(2)预报员凭借积累的预报经验进行主观订正,但预报员之间由于经验积 累的差异,使得订正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个预报员也因为主观操 作的不可精准重复性,使得同样的预报思路却带来订正结果的不一致。
(3)现有技术无法对预报数据方便快捷地进行共享共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及共享方 法。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以上两个问题,本发明提出智能预报众创的技术方 案,对已有的精细化预报制作平台进行改造,抽象基础预报数据和二次开发接 口,使得其支持二次开发,实现人人参与、预报众创的目标;研发智能预报工 具众创平台,实现智能预报工具的在线管理,提供智能订正工具监控、管理与 评价,开发者的统计与管理、开发资源和帮助等功能,为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 提供技术交流支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系统,包括:
预报监控模块,用于按照功能类型,分组展示系统中的工具,支持查看某 个工具的详细信息;并监控不同预报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工具的实时调用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气象台(南海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未经广东省气象台(南海海洋气象预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及缠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