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及缠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87855.1 | 申请日: | 202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孙二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3/10 | 分类号: | B29C6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塑料 弯头 缠绕 方法 | ||
1.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支轴(3),所述支轴(3)上固定连接有横杆(302),所述横杆(302)上可拆卸了解有固定杆(303),所述底座(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2),所述第一转轴(102)上固定连接有圆柱杆(104),所述圆柱杆(104)上固定连接有拨块(1041),所述支轴(3)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块(301),所述圆环块(301)上开设有与拨块(1041)相配合的槽,还包括支架(2031),所述支架(2031)上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032),所述工作箱(203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33),所述第二电机(20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34),所述第二转轴(2034)上固定连接有齿轮(2035),所述工作箱(2032)内转动连接有齿环(2036),所述齿环(2036)内转动连接有薄膜辊(2038),所述齿轮(2035)与齿环(2036)啮合,所述底座(1)内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02)和圆盘(201)转动的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上固定连接有圆弧块(2001),所述圆弧块(2001)上开设有圆弧槽(2002),所述圆弧槽(2002)内滑动连接有圆弧滑块(203),所述箱体(2)内转动连接有圆盘(201),所述圆盘(201)上转动连接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上固定连接有连杆(2021),所述连杆(2021)远离转杆(20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圆弧滑块(203)上,所述圆弧滑块(203)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031),所述固定杆(303)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031),所述横杆(302)上开设有矩形槽(3021),所述固定杆(303)通过矩形块(3031)可拆卸连接在矩形槽(30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011),所述第三转轴(2011)转动连接在箱体(2)上,所述第三转轴(2011)上固定连接有蜗轮(2012)。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011),所述蜗杆(1011)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12),所述第一转轴(102)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21),所述圆柱杆(104)固定连接在从动轮(1021)上,所述主动轮(1012)通过皮带(103)与从动轮(102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011)与蜗轮(201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011)的顶部转动连接在箱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2)、从动轮(1021)和圆柱杆(104)位于同一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2036)上固定连接有转环(2037),所述转环(2037)转动连接在工作箱(203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2036)内转动连接有圆杆(2039),所述薄膜辊(2038)固定连接在圆杆(203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02)的数量具体为六组,且六组所述横杆(302)成圆周均布在支轴(3)上。
10.一种缠绕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塑料弯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工件(4)插接在横杆(302)上并使工件(4)另一端的开口朝上再将固定杆(303)插接到工件4内并使矩形块(3031)插入到矩形槽(3021)内,此时工件(4)位置被固定住,然后将薄膜辊(2038)上的薄膜扯出使其贴合到工件(4)表面;
S2:启动第二电机(2033)带动齿轮(2035)旋转,齿轮(2035)带动齿环(2036)旋转,齿环(2036)旋转时薄膜从薄膜辊(2038)上扯出并围绕工件(4)旋转,当薄膜缠绕工件(4)一周时启动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带动蜗杆(1011)旋转,蜗杆(1011)带动蜗轮(2012)旋转,蜗轮(2012)固定连接在圆盘(201)上,圆盘(201)旋转通过连杆(2021)推动圆弧滑块(203)在圆弧槽(2002)内滑动,圆弧槽(2002)弯曲轨迹与工件(4)弯曲轨迹相同,齿环(2036)顺着工件(4)的轨迹对工件(4)进行缠绕;
S3:蜗杆(1011)上固定连接的主动轮(1012)通过皮带(103)带动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102)上的从动轮(1021)转动,圆柱杆(104)上的拨块(1041)间断式与圆环块(301)接触使支轴(3)间断式旋转从而当对工件(4)缠绕完成后支轴(3)旋转对下一个工件(4)进行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8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井筒的抗震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预报工具众创平台系统及共享方法





